03 联机学习:找到知识源头,提升认知效率
在知识爆炸、终身学习时代,人与人之间比拼的不是学与不学,而是认知效率。学习前,想明白学什么、怎么学、有什么用和如何兑现。
功利学习法:学得更好,却学得更少
识别知识的源头
什么是知识源头?
是知识刚刚被创造出来的地方。
有丰富的底层逻辑和基础概念。
一手信息:知识的源头。
二手信息:忠实转述一手信息。
三手信息:为传播而简化和极端化观点的陈述。
四手信息:出于各种动机充满个人经验的情绪化表达。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知识的源头探测仪
能辨别和找到知识源头
一手知识:
- 一手研究论文,行业的学生期刊,行业最新数据报告。
- 行业大牛的最新沟通和思考,通过谈话获得。
二手知识:
- 名校的教科书,MOOC(慕课)里推荐的一手材料,维基百科
- 中立第三方的行业调查报告
- 讲述底层逻辑、思考质量比较高、略微难懂的书和文章
- 各行业领军人物、行业大牛推荐的书单、豆列,以及在自己公众号发的文章。
三手知识
- 畅销书
四手知识
- 根据畅销书和理论,写的基于个人体验的鸡汤,加入了太多个人故事或者情绪因素。
- 大部分公众号、头条都属于此类。
跟随知识源头的人
-【得到】专栏的作者
-最近爆红的知识红人
成为知识的源头(有点难)
所以在知识爆炸的年代,最好的方式是辨别一二三四手信息,走向知识的源头,并与那些人站在一起。总有一天,你也会成为创造知识的人。
功利读书法
在今天知识爆炸、终身学习的时代,“为什么”(why)、“学什么”(what)、“如何学”(how),比“学就好了”(do)更重要。
提高认知效率最有效的工具就是功利读书法。
1.极其功利地少读书
提问:一个新知什么时候习得效率最高?
能解决当下问题的、学了有地方用的、难度适中的知识最有效。
2.极其功利地配置资源
认知性阅读
- 提升心智的认知难度很大,属于“攻读”,需要有大段的时间和系统的阅读,一般放在早上或夜深。
- 最好还要配置高人讨论以及实践的环境。
知识性阅读
- 目标就是知道某事,所以特别适合碎片化学习和社交型学习。
- 认知资源可以配置在上下班路上,用碎片化时间检索式地阅读,实在不行拜托别人读,然后交流。
- 读的时候迅速判断是不是有用的知识,决定自己的涉入深度。
娱乐性阅读
- 用来放松和陶冶,认知资源可以很低,累的时候翻几页。
- 可在两次谈事之间读,有换脑子的感觉。
一定要强忍住买书的欲望,极其功利地分配资源——从你自己的需求开始,区分三种阅读,设定目标,分配资源。
3.不要从第一页开始读书
最愚蠢的方式,就是直接找一本书打开第一页,然后往下读。
更好的读书方法是:
- 先选书——先看书评,中文的看豆瓣,英文的看国外亚马逊的评论。
- 再看目录,大概知道书的内容和框架,有时候有趣的序也值得一读。
- 最后看具体章节。直接切入重要的章节,系统学习则从目录开始看。
萃取知识晶体
提问:如何有效地调取知识?
知识晶体
就是知识的提取密码。
知识晶体的多少,也决定了你的专业程度。
知识量不是重点,让脑子里的知识形成多少知识晶体才是知识提取能力的关键。
如果你看了想不起来,张嘴就忘,明明记得但讲不出来,那就证明你脑子里没有知识晶体,只有知识豆腐脑。
提问:如何让知识变成知识晶体?
4种常见的知识结构:
- 关联
- 树状
- 序列
- 数据
简称为【关书(树)叙(序)述(数)】
4种知识结构
树状结构
体现事物层级、包含关系。
人类最佳的抽象知识结构是树形结构。
最经典的树形结构:书的目录。
把知识进行树状处理,编成口诀,就是一个好方式。
关联结构
体现事物相互关系
序列关系
体现先后、因果关系
数据结构
体现数量差异关系
联机学习者:成为知识的路由器
“学五渣”的美国大学申请术(略)
李小龙的快速崛起之道(略)
不是自己找答案,而是联机学习,“用答案换答案”。
在社会网络之中的学习方式:
- 先打磨第一个知识模块;
- 抛出去,换回别人的知识模块;
- 重复前两步,积累足够多的知识模块;
-
整合出自己的体系,实现知识跃迁。
信息爆炸时代,“调用”和“整合”他人的答案,显然更加重要。
认知德扑:用答案换答案
三种学习思路:
- 自学:自己找答案;
- 联机学习:和同行交流,用答案换答案;
- 跨界联机学习:跨行学习交流,用答案换答案。
你是哪一种思路?可以看看自己遇到问题时的第一反应:
- 遇到问题,苦思:“这可怎么办?”想一晚上不得;
- 遇到问题,找书:“哪里有答案?”开始通过网络、书来找资料;
- 遇到问题,找人:“谁最有可能知道这个答案?在这之前我要准备些什么?”然后准备沟通,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联机社交学习才是最快的学习方式。
终身提问者:问题比答案更有效
知识树vs问题树:以问题为中心
学习的速度,跟不上遇到问题的速度。这是你焦虑的根源。
真正串联一个又一个知识的,不是学科知识,而是场景问题。
如果一个知识不能被用来解决问题,就不值得学习。
你需要的,是用来解决问题的知识。
你要学什么?答案就在于你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增强学习动力的最好方法是找到你真正感兴趣的问题。
未来没有专业,真正的专业是你【特别擅长解决某类型的问题”】,才不会管你调用了哪些学科。
提问的力量
怎么应付知识折旧?
第一,多读不容易折旧的经典,就是我在前面说的一二三四手知识;
第二,不断更新最新的内容。
为什么每天进步1%,却还是没有太多长进
学习应该以问题为中心。
知识焦虑的解法很明确,基于问题的学习让你关注点更少,进步更大,有自己的试金石,是“更少而更好”的事。
做一名真正的终身提问者
终身学习者更有效的,是终身提问者。
人生就是一个个问题解惑的过程。
知识IPO:把知识变现成价值
知识IPO:
- I:输入问题(Input a question),以持续解决问题为目标;
- P: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以整合多学科知识为手段;
- O:输出产品(Output),通过咨询研发、授课整合和写作,让思想产品化。
设计自己的知识IPO
- 你必须有一个真实的、高价值,并且有可能被解决的问题(I)
- 不是要学习知识,而是要解决问题(P)
- 输出倒逼输入(O)
自下而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构建个人知识体系成为知识高手的技术:
- 站在知识源头,萃取知识晶体;
- 联机学习,用一块晶体换回来更多晶体;
- 以问题为中心学习,创造自己的问题树;
- 用知识IPO让知识变成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