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容易忽视的两个重点

来到《简书》以后,发现有很多朋友在读书写书评,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是,我在阅读中也发现了读书囫囵吞枣和联系实际不紧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学习知识容易忽视的两个重点问题入手,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供朋友们参考。
一、学习知识的重点是吸收。读书好比吃饭,关键是要消化吸收,这样才能对身体有益。如果囫囵吞枣,不仅对身体无益,反而会因消化不良而有害健康。因此,我提倡读书要少而精,持续与坚持,由博返约。少而精,就是吃进去的猪肉鱼肉全部消化吸收,最终长成人肉;持续与坚持,就是以时间的积累达到知识的博学,而不是饥不择食,暴饮暴食;由博返约,我们不妨听听两位大师的意见。一位是曾国藩,他说:一曰看生书宜求速,不多读则太陋;一曰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此生书则为博,此旧书则为约。另一位是语言大师王力先生的观点,他说:所谓由博返约,就是读书时要注意处理好“博”与“专”的关系,不能只“专”不“博”,而应该先“博”后“专”。我们研究一门学问,不能说限定在那一门学问里的书我才念,别的书我不念。你如果不读别的书,只限于你搞的那一门的书里边,这是很不足取的,一定念不好,因为你的知识面太窄了,碰到别的问题你就不懂了。过去学校有个坏习惯,研究生只是选个题目,这题目虽然也相当尖锐,但学生只写论文了,别的书都没念,将来做学问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将来做老师,那就更不好了。
二、学习知识的目的是应用。如果我们学习的知识不能用于实践解决问题,即使学富五车,也是没有用的。而写作就是知识应用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我们可以熬鸡汤,把知识转化为人生的导航灯塔;我们可以写小说,把他人的经验教训转化为故事讲给大家听;我们可以做解剖,把自己剖析给世人看,知耻而后勇。读书学知识,研究人、事、物学知识,解剖自己学知识,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我们知识的全部来源。我们要围绕这三个方面多学有用的知识,知行合一,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生产力,更多更好地造福于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