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周学员复盘

2020-11-23  本文已影响0人  十二Aa

春艳复盘

1)本周的训练营,我的目标是什么?

本周的目标是本周的5个作业都能达到4星以上。但没能实现,其中2次是三星。

2)整个技能讲解听讲和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本周听课不够及时,不找理由,所有早课会在周六和周日重听补齐。

因为早课是在比较匆忙或心不静的状态下听的,而且听的半拉可及,所以对技能点的把握不够准确和牢固,反应在成绩上就是很不稳定。

教练果然是火眼金睛,发现了有些反馈我不是很理解,并且及时帮我找到方向和感觉,很感谢!

周五晚上进行了复盘,我的困惑清晰了一些,但我觉得还需要通过拆页去练习和熟悉。

所以接下来,继续加油!

3)与我的期望有哪些差异(亮点是什么?不足是什么?)亮点(具体做的好的地方,下次可复制):不足(需要提高的部分):

亮点:有三次作业是在上午一气呵成写完的,我觉得这三次作业的思路相对来讲还算清晰,所以以后尽量拿出头脑清醒、不受打扰的时间做作业。并且最好不去纠结,先完成再完善。

不足:中间有两次拖延,虽然遇上白天有事,但总是可以挤出时间去完成的。下周会很忙,作业上又有新的挑战,所以更要合理规划时间,弥补不足,不断精进。

4)本周的训练,让我对该项技能有什么心得?

本周的视角提高了呢,原本是抱着自己掌握拆书方法来学习的,原来要是通过了训练营还可以不断挑战晋级拆书家呢,哈哈,更要努力掌握每个技能点的精髓了!

对于有的拆页想不到A1的具体案例,写不好A2的目标,这两个部分还需要下功夫想想清楚,A2中行动与目标的逻辑关系也要特别注意。


橙子复盘

【第二周 复盘】

一.本周的训练营,我的目标是什么?

1.A便签及对便签整体结构的把握;

2.按时保质完成作业;

3.拆以致用。

二.整个技能讲解听讲和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听闻A比I简单,然而本周并不比上周轻松… 

→拆页No.6:A2 很挠头,在教练点拨以及组员给力的帮助下终于弄明白“逻辑嵌套”,后来发现对how的理解片面了,感谢教练的悉心指导啊,及时纠偏,终于推翻重来,算是上了轨道。

感悟:作者也未必是工科出身,有非常缜密的逻辑思维,学会意会作者的意图,别太纠结…

→拆页No.7:A2有了昨天的铺垫,顺利一些

决心:对抗拖延,从此刻开始…

→拆页No.8:why对题中关键词未能全覆盖;A1首次尝试了对话的形式,故事细节未能与how有较强呼应,缺乏比对,另外A1的故事深刻不足;A2偏宏观,理想建议要缩小场景范畴

体会:当晚应用,收效惊奇,还在摸索实践中… 

→拆页No.9:不小心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不留神写成了一篇作文,有点复杂了,故事不够凝练,How和A的对应…

收获:把担心化成行动,梳理出应对第三周的准备方案,文罢,踏实多了。

→拆页No.10:相较顺利,精神一溜号,思考就出轨了,犯了“泛泛而谈的问题

目标:养成一个晨习瑜伽的好习惯,下周一起执行…

总结:

1.关键字先行,紧密围绕关键字,在what,why, how中进行诠释;

2.How:动宾总结,展开论述(通俗、易懂、落地、具体)

注意步骤(或点与点)间顺位、界限、逻辑——自洽

3.A1:故事从how中来(完整、简洁、趣味、深刻)

反思回how那去

4.A2:目标紧扣SMART(尤其时效性,具体,缩小场景)

行动(难点:如何套用how,整合成段)

三.与我的期望有哪些差异(亮点是什么?不足是什么?)亮点(具体做的好的地方,下次可复制):不足(需要提高的部分):

Good:

1. 态度端正:保持中;

2.积极反馈:与教练的沟通反馈效率相较第一周有所提高; 

3.逻辑表达:思路更清晰,表达更顺畅。 

Improve:

1.日常积累:以前对致用类书籍关注较少,日后应多吸收精华。 

2.生活积累:A1故事的激活时常很痛苦,挖脑三尺,也未必得果。这个怎么解? 

3. 自律管理:对抗拖延,习惯,坚持…

四.本周的训练,让我对该项技能有什么心得?

落地,烧脑,聚焦…体会升级。

待下周,完成自行拆页,再进一步总结。


江浩复盘

一:

掌握A1标签:故事,反思;A2标签目标,行动的写法。

二:

1:学习内容:

A1标签:一个完整的A1标签即包含:故事,反思两个要素。

- 故事

- 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 类型:正例,反例。

- 注意事项:(1)一件具体的事情。不要写成一类事情;(2)必须是真事,或者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

- 反思

- 为什么做错(对)了

- 最终受到了什么启发

A2标签:

- 目标:

符合smart原则

- 行动:

how属于普适性的步骤;A2的步骤属于具体到自己某件事情的步骤。所以A2的步骤要结合自身情况

- 注意

- 目标是告诉我们做什么。行动步骤是告诉我们怎么做。两者不要混淆。

- 写目标不是随意发感慨,是要按照smart原则来衡量。

三:

1:亮点,做的好的地方

A1,A2标签讲解非常棒,使用案例理解更深刻。

2:需要提高的部分

第五份作业:如何养成每日习惯——《如何高效学习》,讲述习惯的养成。个人认为书中作者方法没有太大实操性,逻辑也不够严谨。推荐《习惯的力量》的一书最后关于习惯养成的部分。

四:

1:技能和心得

(1)过分纠结于如何将A2便签的目标行动与拆页中的步骤完美匹配,浪费过多时间和精力,以后在读书与应用过程中可做到拆为己用即可。

不过纠结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对于拆页内容有更深的理解,也更加坚定一个信念:不能盲目相信书本知识,要敢于质疑,取其精华。

(2)以后想要通过致用类书籍来解决某个问题。应当多找至少三本相关题材的书,去考虑不同作者的观点和建议。有利于拓宽自己的思路。

2:自我需要提升的部分

(1)A1中,故事的编写。多多注意搜集生活案例。不要写成A1+了🤦‍♂️。反思对应的是how,而非why。

(2)A2中,目标的设定。可以结合场景


丹丹复盘

【第二周 复盘】

一.本周的训练营,我的目标是什么?

1.A便签及对便签整体结构的把握;

2.按时保质完成作业;

3.拆以致用。

二.整个技能讲解听讲和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听闻A比I简单,然而本周并不比上周轻松… 

→拆页No.6:A2 很挠头,在教练点拨以及组员给力的帮助下终于弄明白“逻辑嵌套”,后来发现对how的理解片面了,感谢教练的悉心指导啊,及时纠偏,终于推翻重来,算是上了轨道。

感悟:作者也未必是工科出身,有非常缜密的逻辑思维,学会意会作者的意图,别太纠结…

→拆页No.7:A2有了昨天的铺垫,顺利一些

决心:对抗拖延,从此刻开始…

→拆页No.8:why对题中关键词未能全覆盖;A1首次尝试了对话的形式,故事细节未能与how有较强呼应,缺乏比对,另外A1的故事深刻不足;A2偏宏观,理想建议要缩小场景范畴

体会:当晚应用,收效惊奇,还在摸索实践中… 

→拆页No.9:不小心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不留神写成了一篇作文,有点复杂了,故事不够凝练,How和A的对应…

收获:把担心化成行动,梳理出应对第三周的准备方案,文罢,踏实多了。

→拆页No.10:相较顺利,精神一溜号,思考就出轨了,犯了“泛泛而谈的问题

目标:养成一个晨习瑜伽的好习惯,下周一起执行…

总结:

1.关键字先行,紧密围绕关键字,在what,why, how中进行诠释;

2.How:动宾总结,展开论述(通俗、易懂、落地、具体)

注意步骤(或点与点)间顺位、界限、逻辑——自洽

3.A1:故事从how中来(完整、简洁、趣味、深刻)

反思回how那去

4.A2:目标紧扣SMART(尤其时效性,具体,缩小场景)

行动(难点:如何套用how,整合成段)

三.与我的期望有哪些差异(亮点是什么?不足是什么?)亮点(具体做的好的地方,下次可复制):不足(需要提高的部分):

Good:

1. 态度端正:保持中;

2.积极反馈:与教练的沟通反馈效率相较第一周有所提高; 

3.逻辑表达:思路更清晰,表达更顺畅。 

Improve:

1.日常积累:以前对致用类书籍关注较少,日后应多吸收精华。 

2.生活积累:A1故事的激活时常很痛苦,挖脑三尺,也未必得果。这个怎么解? 

3. 自律管理:对抗拖延,习惯,坚持…

四.本周的训练,让我对该项技能有什么心得?

落地,烧脑,聚焦…体会升级。

待下周,完成自行拆页,再进一步总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