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工作,到底为什么?
这里是邹叔的
【成长研习社】- 精选
陪你终生学习,从时间管理到持续精进
原文:我们去工作到底为什么?(系胡震宁发表在天涯上的职业生涯规划文章。)
如果你看完了,觉得很有道理,然后束之高阁,继续走进拥挤的地铁,依然用着自己昨日的观念来思考自己的未来,你的人生也将继续重复着昨日的状况。
1
关于工作和生活
我有个有趣的观察,外企公司多的是25-35岁的白领,40岁以上的员工却很少,二三十岁的外企员工是意气风发的,但外企公司40岁左右的经理人是很尴尬的。
我见过的40岁左右的外企经理人大多在一直跳槽,最后大多跳到民企。
外企员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公司的成功,并非个人的成功,西门子的确比国美大,但并不代表西门子中国经理比国美的老板强,甚至也许还差得很远。
而进外企的人往往并不能很早理解这一点,把自己的成功90%归功于自己的能力。
实际上,外企公司随便换个中国区总经理并不会给业绩带来什么了不起的影响。
好了,问题来了。
当这些经理人40多岁了,他们的薪资要求变得很高,而他们的才能其实又不是那么出众。
作为外企公司的老板,会怎么选择?
有的是不要高薪水的,要出位的精明强干精力充沛的年轻人,为什么还要用你?
所以,看待工作,眼光要放远一点,一时的谁高谁低并不能说明什么。
正常人大概要工作35年,这好比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和真正的马拉松比赛不同的是,这次比赛没有职业选手,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机会。
要知道,有很多人甚至坚持不到终点,大多数人最后是走到终点的,只有少数人是跑过终点的。
因此在刚开始的时候,去抢领先的位置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我前两天问我的一个销售,你会的这些东西一个新人两年就都学会了,但新人所要求的薪水却只是你的一半,到时候,你怎么办?
职业生涯就像一场体育比赛,有初赛、复赛、决赛。
初赛的时候大家都刚刚进社会,大多数都是实力一般的人,这时候努力一点,认真一点很快就能脱颖而出。于
是有的人二十多岁做了经理,有的人迟些也终于赢得了初赛,三十多岁成了经理。
然后是复赛,能参加复赛的都是赢得初赛的,每个人都有些能耐,在聪明才智上都不成问题,这个时候再想要胜出就不那么容易了,单靠一点点努力和认真还不够,要有很强的坚忍精神,要懂得靠团队的力量,要懂得收服人心,要有长远的眼光……
看上去赢得复赛并不容易,但,还不是那么难。
因为这个世界的规律就是给人一点成功的同时让人骄傲自满,刚刚赢得初赛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赢得的仅仅是初赛,有了一点小小的成绩大多数人都会骄傲自满起来,认为自己已经懂得了全部,不需要再努力再学习了,他们会认为之所以不能再进一步已经不是自己的原因了。
赢得了复赛以后,大约已经是一位很了不起的职业经理人了,当上了中小公司的总经理,大公司的副总经理,主管着每年几千万乃至几亿的生意。
最终的决赛来了,这个时候的输赢或许就像武侠小说里写得那样,大家都是高手,只能等待对方犯错了,要想轻易击败对手是不可能的,除了使上浑身解数,还需要一点运气和时间。
世界的规律依然发挥着作用,赢得复赛的人已经不只是骄傲自满了,他们往往刚愎自用,听不进去别人的话,有些人的脾气变得暴躁,心情变得浮躁,身体变得糟糕,他们最大的敌人就是他们自己,在决赛中要做的只是不被自己击败,等着别人被自己击败。
这和体育比赛是一样的,最后高手之间的比赛,就看谁失误少谁就赢得了决赛。
2
你想要什么
你工作快乐么?你的工作好么?
你有没有想过,你为什么不快乐?你为什么愤怒?
其实,你不快乐的根源,是因为你不知道要什么!
你不知道要什么,所以你不知道去追求什么,你不知道追求什么,所以你什么也得不到。
我总觉得,职业生涯首先要关注的是自己,自己想要什么?
大多数人大概没想过这个问题,唯一的想法只是——我想要一份工作,我想要一份不错的薪水,我知道所有人对于薪水的渴望,可是,你想每隔几年重来一次找工作的过程么?
你想每年都在这种对于工作和薪水的焦急不安中度过么?
不想的话,就好好想清楚。
饮鸩止渴,不能因为口渴就拼命喝毒药。
越是焦急,越是觉得自己需要一份工作,越饥不择食,越想不清楚,越容易失败,你的经历越来越差,下一份工作的人看着你的简历就皱眉头。
于是你越喝越渴,越渴越喝,陷入恶性循环。
大多数人都有生存压力,我也是,有生存压力就会有很多焦虑,积极的人会从焦虑中得到动力,而消极的人则会因为焦虑而迷失方向。
所有人都必须在压力下做出选择,这就是世道,你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
请先忘记一切的生存压力,想想这辈子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所以,最要紧的事情,先想好自己想要什么。
3
什么是好工作
人都是要面子的,也是喜欢攀比的,即使在工作上也喜欢攀比,不管那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大家认为外企公司很好,可是好在哪里呢?
好吧,他们在比较好的写字楼,这是你想要的么?
他们出差住比较好的酒店,这是你想要的么?
别人会羡慕一份外企公司的工作,这是你想要的么?
那一切都是给别人看的,你干吗要活得那么辛苦给别人看?
另一方面,他们薪水福利一般,并没有特别了不起,他们的晋升机会比较少,很难做到很高阶的主管,他们虽然厌恶常常加班,却不敢不加班,因为“你不干有得是人干”,大部分情况下会找个台湾人香港人新加坡人来管你,而这些人又往往有些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你想清楚了么?500强一定好么?找工作究竟是考虑你想要什么,还是考虑别人想看什么?
就像有人说的“很多事情就像看A片,看的人觉得很爽,做的人未必。”
人总想找到那个最好的,可是,什么是最好的?
你觉得是最好的那个,是因为你的确了解,还是因为别人说他是最好的?
即使他对于别人是最好的,对于你也一定是最好的么?
对于自己想要什么,自己要最清楚,别人的意见并不是那么重要。
很多人总是常常被别人的意见所影响,亲戚的意见,朋友的意见,同事的意见……问题是,你究竟是要过谁的一生?
人的一生不是父母一生的续集,也不是儿女一生的前传,更不是朋友一生的外篇,只有你自己对自己的一生负责,别人无法也负不起这个责任。
我想,好工作,应该是适合你的工作,具体点说,应该是能给你带来你想要的东西的工作,你或许应该以此来衡量你的工作究竟好不好,而不是拿公司的大小,规模,外企还是国企,是不是有名,是不是上市公司来衡量。
可能,最好的,已经在你的身边,只是,你还没有学会珍惜。
人们总是盯着得不到的东西,而忽视了那些已经得到的东西。
4
承认自己的普通
我发现中国人的励志和国外的励志存在非常大的不同,中国的励志比较鼓励人立下大志愿,卧薪尝胆,有朝一日成富成贵。
而国外的励志比较鼓励人勇敢面对现实生活,面对普通人的困境,虽然结果也是成富成贵,但起点不一样,相对来说,我觉得后者在操作上更现实,而前者则需要用999个失败者来堆砌一个成功者的故事。
我们都是普通人,普通人的意思就是,概率这件事是很准的。
因此,我们不会买彩票中500万,我们不会成为比尔盖茨或者李嘉诚,我们不会坐飞机掉下来,我们当中很少的人会创业成功,我们之中有30%的人会离婚,我们之中大部分人会活过65岁……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真正当皇帝的只有一个人,王侯将相,人也不多。
目标定得高些对于喜欢挑战的人来说有好处,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反而比较容易灰心沮丧,很容易就放弃了。
职业生涯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被攀比的心态蒙住眼睛,忘记了追求的究竟是什么,忘记了是什么能使我们更快乐。
社会上一夜暴富的新闻很多,这些消息,总会在我们的心里面掀起很多涟漪,涟漪多了就变成惊涛骇浪,心里的惊涛骇浪除了打翻承载你目标的小船,并不会使得你也一夜暴富。
“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揍。”
我们这些普通人既没有当贼的勇气,又缺乏当贼的狠辣绝决,虽然羡慕吃肉,却更害怕挨揍,偶尔看到几个没挨揍的贼就按奈不住,或者心思活动,或者大感不公,真要叫去做贼,却也不敢。
我还是过普通人的日子,要普通人的快乐,至少,晚上睡得着觉。
5
跳槽与积累
我并不反对跳槽,但跳槽决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频繁跳槽的后果是让人觉得没有忠诚度可言,而且不能安心工作。
现在很多人从网上找工作,很多找工作的网站常常给人出些馊主意,要知道他们是盈利性企业,当然要从自身盈利的角度来考虑,大家越是频繁跳槽频繁找工作他们越是生意兴隆,所以鼓动人们跳槽是他们的工作。
所以他们会常常告诉你,你拿的薪水少了,你享受的福利待遇差了,又是“薪情快报”又是“赞叹自由奔放的灵魂”。
至于是否会因此让你不能安心,你跳了槽是否解决问题,是否更加开心,那个,他们管不着。
要跳槽肯定是有问题,一般来说问题发生了,躲是躲不开的,很多人跳槽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开心,如果这种不开心,在现在这个公司不能解决,那么在下一个公司多半也解决不掉。
你必须相信,90%的情况下,你所在的公司并没有那么烂,你认为不错的公司也没有那么好。
就像围城里说的,“城里的人拼命想冲出来,而城外的人拼命想冲进去。”
每个公司都有每个公司的问题,没有问题的公司是不存在的。
换个环境你都不知道会碰到什么问题,与其如此,不如就在当下把问题解决掉。
很多问题当你真的想要去解决的时候,或许并没有那么难。
有的时候你觉得问题无法解决,事实上,那只是“你觉得”。
工作到2-3年的时候,很多人觉得工作不顺利,好像到了一个瓶颈,心情烦闷,就想辞职,乃至换一个行业,觉得这样所有一切烦恼都可以抛开,会好很多。
其实这样做只是让你从头开始,到了时候还是会发生和原来行业一样的困难,熬过去就向上跨了一大步,要知道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过程,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中都会碰到几个瓶颈,你熬过去了而别人没有熬过去你就领先了。
6
等待与耐心
并不是每次穿红灯都会被汽车撞,并不是每个罪犯都会被抓到,并不是每个错误都会被惩罚,并不是每个贪官都会被枪毙,并不是你的每一份努力都会得到回报,并不是你的每一次坚持都会有人看到,并不是你每一点付出都能得到公正的回报,并不是你的每一个善意都能被理解……
这个,就是世道。
好吧,世道不够好,可是,你有推翻世道的勇气么?
如果没有,你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么?
有很多时候,人需要一点耐心,一点信心。
每个人总会轮到几次不公平的事情,而通常,安心等待是最好的办法。
有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等待,需要耐得住寂寞,等待属于你的那一刻。
周润发等待过,刘德华等待过,周星驰等待过,王菲等待过,张艺谋也等待过……
看到了他们如今的功成名就的人,你可曾看到当初他们的等待和耐心?
你可曾看到金马奖影帝在街边摆地摊?
你可曾看到德云社一群人在剧场里给一位观众说相声?
你可曾看到周星驰的角色甚至连一句台词都没有?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段低沉苦闷的日子,我几乎能想象得出来他们借酒浇愁的样子,我也能想象得出他们为了生存而挣扎的窘迫。
在他们一生中最灿烂美好的日子里,他们渴望成功,但却两手空空,一如现在的你。
没有人保证他们将来一定会成功,而他们的选择是耐住寂寞。
人总是会遇到挫折的,人总是会有低潮的,人总是会有不被人理解的时候的,人总是有要低声下气的时候,这些时候恰恰是人生最关键的时候,因为大家都会碰到挫折,而大多数人过不了这个门槛,你能过,你就成功了。
逆境,是上帝帮你淘汰竞争者的地方。
要知道,你不好受,别人也不好受,你坚持不下去了,别人也一样,千万不要告诉别人你坚持不住了,那只能让别人获得坚持的信心,让竞争者看着你微笑的面孔,失去信心,退出比赛。
胜利属于那些有耐心的人。
7
选择你的生活
我们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其实是选择,因此在谈职业生涯的时候不得不提到这个话题。
我始终认为,在很大的范围内,我们究竟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决定权在我们自己,每天,每一刻我们都在做这样那样的决定,我们可以漫不经心,也可以多花些心思,成千上万的小选择累计起来,就决定了最终我们是个什么样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未来不是别人给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很多人会说我命苦啊,没得选择阿,如果你认为“去微软还是去IBM”“上清华还是上北大”“当销售副总还是当厂长”这种才叫选择的话,的确你没有什么选择,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选择。
但每天你都可以选择是否为客户服务更周到一些,是否对同事更耐心一些,是否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是否把情况了解得更清楚一些,是否把不清楚的问题再弄清楚一些……
你也可以选择在是否在痛苦中继续坚持,是否抛弃掉自己的那些负面的想法,是否原谅一个人的错误,是否相信我在这里写下的这些话,是否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你永远都有选择。
有些选择不是立杆见影的,需要累积,比如农民可以选择自己常常去浇地,也可以选择让老天去浇地,诚然你今天浇水下去苗不见得今天马上就长出来,但常常浇水,大部分苗终究会长出来的,如果你不浇,收成一定很糟糕。
你选择相信什么?
你选择和谁交朋友?
你选择做什么?
你选择怎么做?……
你可以选择在温室里成长,也可以选择到野外磨砺,你可以选择在办公室吹冷气的工作,也可以选择40度的酷热下,去见你的客户,只是,这一切最终会累积起来,引导你到你应得的未来。
我不敢说所有的事情你都有得选择,但是绝大部分事情你有选择,只是往往你不把这当作一种选择。
认真对待每一次选择,才会有比较好的未来。
最后,我总结人生有三个阶段:
一个阶段是为现实找一份工作,
一个阶段是为现实,但可以选择一份自己愿意投入的工作,
一个阶段是为理想去做一些事情。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