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今日看点心理

有马叔叔撑腰,当父母容易多了

2016-12-29  本文已影响0人  颖丹
有马叔叔撑腰,当父母容易多了

马叔叔是美国人,大名马斯洛,是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他说一一所有人都有五种需要,而且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排列,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马叔叔还说: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

五种需要,人人有份,孩子也一样。

从五大需要入手,了解孩子,当父母就容易多了。

NO1.生理需要——指人对食物、空气、水和休息的需要,是维持个体生存的需要。

所以,作为父母,要做什么,不做什么,少做什么,就很清楚了。尽可能地提供给孩子安全、优质、美味的食物,条件允许的,在家里安装净水器,空气过滤器,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在吃上面父母有义务,投入精力,积极地给孩子制造食物带来的满足感。少吃食堂,少吃快餐,偶尔上饭店,多吃父母自己做的食物。除了主食之外也可以提供少量优质零食,比如坚果,水果,那会给孩子带来加倍满足的感受 。

有些妈妈觉得零食没有营养,影响脾胃,过于控制孩子吃零食,反而让生理需要长期不被满足,让零食从零食变成一种心理需要,变成诱惑。

还有一种没吃饱叫奶奶觉得没吃饱。老人总是觉得孩子没有吃饱,其实是没有吃够她心里定下的恒定不变的量。对于孩子而言,吃饱吃好是第一需要,除非有心理疾病,他既没有理由饿着自己,也没有理由撑着自己。所以担心孩子没有吃饱的父母,不要再劝吃,不如转身去厨房提高厨艺。

身为父母,只管及时提供优质美味的食物。孩子天生知道要吃什么,需要吃多少,因为这是他的生理需要。

自从我投身在厨房,孩子的很多无名怨气就消失了,胃口好了,吃饭香了,体重增加了,体质变强了。

NO2.安全需要——是指人对安全、秩序、稳定以及免除恐惧和焦虑的需要。

作为父母,告诉孩子应该遵循的安全规则,比如交通安全规则,用电、用煤气的安全规则,学校里的安全规则,增加他的自我防御意识,基本就够了。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治安还不错的和平年代。

有安全的需求,孩子天然懂得规避危险,过马路的时,在适当的年龄,可以适当放手;学会了骑自行车,就可以支持他独立上路。

面对社会上一些破坏性的小概率事件,引起恐慌、引起安全焦虑的,没有必要过度渲染传播。对于外部的不可改变的不安全过多强调,反而引发孩子的内在焦虑。有些焦虑是没有意义,不仅白白消耗能量,反而可能让孩子瑟缩在家的小环境中,多了与外界交往的顾虑 。

比如之前的校园霸凌事件,我和女儿谈论此事,她只说了一句话:那是大人想多了!所以我们要反思,是否真的是成人想多了;是否因只有一个孩子而夸大了周围的不安全因素;是否是成人内心的不安全共振了外界的不安全,振幅叠加?

安全需要既是现实生活中的安全保障,也是心理层面的安全感。

作为父母最忌讳说:滚!滚出这个家!爸爸妈妈再也不要你了!

父母要努力增加孩子安全感,而不是增加焦虑。

孩子的安全需要被满足了,才会放心大胆的去追寻去爱与归属。

NO3.爱和归属的需要——是指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隶属于某一个群体,并在群体中享有地位的需要。

爱与归属,对孩子而言,有两个组成部分:家庭和学校。

家是父母的国土,作为父母,要在家里营造爱的氛围。对家人理解、包容、支持,让爱在家里流动。认可丈夫、认可妻子、认可孩子;认可大家庭里每个成员,认可每个人身上的优点。孩子喜欢生活在爱中,孩子有对爱的天然需求。不要去排除家庭成员,任何一个家庭成员被人为排除,都是对孩子爱和归属需要的破坏。

一个朋友,因为和月子里和爷爷奶奶不和,然后告诉她的儿子,他们家只有外公外婆,没有爷爷奶奶。过年从来不探望,常年不往来。她的儿子,到了小学五六年级还在尿床。按照中医理论尿床是肾虚,肾主骨,男人应该是家里家庭的主心骨,但是却被强势的妈妈夺去了这个位置 。作为丈夫,忍受了不能认亲的屈辱。但儿子有爱的需要,需要被爱,也需要去爱。儿子天然爱家庭中的每个成员,他想攻击母亲,但是他不能明着攻击,只能让自己在睡梦中,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用尿床的方式隐性地攻击。

积极认可家庭成员之外,还可以制造更多互相陪伴的美好体验。比如一起看家庭剧场,一起享用零食,一起骑车,一起种花,一起逗狗。甚至,放下父母的身份,嬉戏打闹。尽可能多地给孩子种下爱的体验和记忆,那是她获得幸福的真正的源头。

最近给女儿买了一顶帽子,帽尖有一个大绒球。跳一下,大绒球抖一下。于是女儿就拉起她的爸爸,站在爸爸的前面,跳一下,大绒球抖一下,刚好蹭到了爸爸的鼻尖,爸爸心知肚明,配合着女儿,假装打了好几个喷嚏,女儿乐得哈哈大笑。小小的欢乐生活片段,都是爱的记忆。

除了家庭成员,认可孩子的学校,认可孩子的任课老师。不是认可学校和老师的每一个做法,而是认可学校和老师好的地方。如果你对学校老师不认同,在不能改变学校,也不能改变老师时,试着用敏感的眼睛去寻找他们的任何一个优点。用父母的认可和接纳引导出孩子的的认可和接纳。在一个有归属感的环境里,孩子会感觉良好,发展得更好。

支持孩子交朋友。认可孩子朋友身上的优点,认可孩子对对朋友的付出。对班级的付出。

女儿交了一个好友,做值日两个人互相等。初中作业很多,但是她们宁愿等。陪着好朋友绕大半个学校去倒垃圾。所以,不要觉得她是在浪费时间而否定她对朋友的付出,这里面有孩子对归属的需要。她对集体付出,对朋友付出,获得老师、同学、朋友的爱,建立情感上的联系,获得归属感,这是她内在需要的一种,是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被满足了的更高一级的需要。获得爱和归属的方式没有好坏之分,方式是她当下的心理状态所决定的。孩子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交往的状态,自然调整她的交友方式。

NO4.尊重的需要——指希望得到稳定的地位,得到他人的高度评价,受到他人的尊重,并尊重他人的需要。

获得尊重是青少年阶段的一个主要需要。

根据这句话,我们知道孩子天生有在学校这样的主流环境中获得尊重的内在需要。每个孩子都想被老师同学认同、赞美,而学习好是获得认同的主要途径。不需要在学习上引诱、逼迫 ,每个孩子天然想搞好学习。所以,不要陪孩子做作业,也不要给过多的奖励。当心弄巧成拙,把学习的内在动机转变为外在动机。作为父母,只在孩子学习上需要帮助时提供帮助,守住自己的地界,别跨界。当父母是被动的,孩子是主动的那一个;当父母是主动的,孩子会是被动的那一个。所以不主动学习的孩子的父母检视一下自己。还有一种父母,给了孩子太多的否定,导致孩子在学习上丧失信心,但是为了保护自尊心,用轻视学习的方式,保护自我,免受更深伤害。孩子会对学习说无所谓,其实没有一个孩子不想通过学习上的良好表现获得尊重。

孩子最初的自尊心是父母给的,所以,要尊重、要相信、要鼓励,所有的唠叨、催促、提醒、焦虑,本质上都是怀疑。

孩子的自尊是敏感的,参杂了怀疑的尊重,就像一碗米饭参杂了一小把沙子,会被无情抛弃。事情做砸不批评,事情做得好就肯定;成绩不好不批评,成绩一好就肯定。自尊心是需要用心培护的。一旦自尊心被培养起来,他就会自动的、自发地去搞好学习,因为,被尊重的感觉太好了。

当他获得了尊重他也会尊重他人。

中午晒被子,女儿的枕头底下,发现了她的手机 。手机原本是放在抽屉里的,外出有需要时才给她,我猜可能是上周末我和爸爸都不在家,女儿独自一人,一时心痒拿了手机 。我把手机放在搁板上,吃完晚饭,我问她,晒被子时我在你的枕头底下发现了手机。这个手机你打算怎么办? 我没有质问她什么时候拿的手机,不要求她解释为什么拿手机。我只是问手机怎么办。我心里接受两种结果,她自己管理手机,或者我代管理手机。结果,孩子说:手机交给你管吧。我说:好吧,你需要的时候问我拿。

所以,当你尊重孩子,真心相信,孩子能够感知到这份真实的尊重,她会把她得到的都还给你。

尊重孩子是把孩子当朋友一样看待,当尊贵的客人一样尊重。所以,孩子关上房门,孩子有QQ密码,孩子有秘密,都是正常的 。

当孩子在家里获得尊重,在学校里获得尊重,他一定会再上一个台阶——自我实现。

NO5.自我实现一一指人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不断地完善自己,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是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

当孩子有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那么恭喜你,你的孩子已经处在人生的高阶状态。

当孩子有这种需要时,孩子已经有充足的内在动力,去完成想要做的事情,作为父母只需要在财力、物力、精力、资源上来帮助到自己的孩子。不要因为孩子要远离你,而去阻止;不要觉得孩子很辛苦,而去拖后腿。

因为,成为自己,活出自己的样子,是生而为人的最大荣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马叔叔告诉我们,人有五种需求,父母需要提供食物、住所、安全感、爱与归属、尊重和支持,这些,都是父母能给的。

千万别给孩子批评、干涉、怀疑、指责、鄙视、打击、焦虑⋯那都是孩子生长不需要的东西。

总之,有马叔叔撑腰,当父母明白多了,也容易多了 。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