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基层用药要不起,底层人民如何才能真正就医不再难?

2021-07-14  本文已影响0人  也可以成长

最近医保又公布监控超适用范围用药名单。

我也被挂在这个名单中,在基层看病真的很难,农村附近老人家儿女不在家,要看病也只能到附近看病,但是农村基层卫生院真的很缺药,我从城市回到基层工作开始也很难理解很多老人家为何非要住院打针,回去吃吃药就好了啊,但是时间久了,深切知道基层的痛和苦楚。

但是基层就那么几种药啊,怎么办?用有限的药要治疗几十种不同情况的疾病,农民老表要疗效,还要少花钱,领导要KPI,还要医疗安全。

然我单位只有五种改善循环的药,川芎嗪、天麻素、曲克卢汀、银杏叶、葛根素,然每种都可以用在不同场景,需要面对不同症状患者,基层想要真正判断确诊是什么疾病非常非常难,我单位仅有的辅助检查只有DR、彩超、心电图、两大常规(大便常规化验室同事嫌脏很屌就是不做)、肝肾功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乙肝两对半、梅毒、HIV、CRP、电解质等检查,但是就是这些检查想要有多么靠谱,千万别想,糖化血红蛋白永远都是异常几乎没见过正常点的!

所以看病很多也是盲人摸象,用药当然也是根据症状体征等临床经验来用药,但是在医保局公布的药品中适应症中并不能完全符合其中的病症,即使医保局要求的适应症病种中有符合的,但是基层既然连确诊能力都没有,又何尝来用药符合呢?

既然不合规,不能用药,那能治疗嘛?

很多人会说是药三分毒,那就不用药,但你能眼睁睁看着老人家没钱没家人又要解决痛苦的表情和难言之隐么?

作为医生,忍心将患者推之门外,让其至大医院花几千块钱就医治疗么?然说实话很多患者反馈去大医院也不济于事,并不能很好缓解他的病痛,有些人他打死不去大医院看的。

但是制定医保政策的是那些坐在办公室或者来基层走走过场的人制定的,真正要调研听听真实的意见看看真实的情况,从而因地制宜,制定出真正利民的实在政策,但是有么?真的没有,农民真的很苦,苦的没办法说,一年可能收入也就不到三千块钱,很多还是子女接济,但是农村出来的子女哪个没有自己的难处呢?

我自己也有父母我知道其中的难处,但是难也要去做啊,同病相怜怎能不体谅呢?

其实那些所列出来的药物说明书适应症远远超出医保局中所列适应症,但只能按照医保局所列适应症报销而非药物说明书。

如果这样搞,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源不是很明显么?

那又如何将疾病下放基层?如何才能解决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问题?有能力的人都走了,恶性循环不是我们希望的。

那就奇怪了,医保局的所列药品适应症居然不包括药品说明书?这是为何?

具体我也不知道,请问又谁知道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