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五蠹》之六十二,合纵连横的倒行逆施!
【读经典】
使周、卫缓其从衡之计,而严其境内之治,明其法禁,必其赏罚,尽其地力以多其积,致其民死以坚其城守,天下得其地则其利少,攻其国则其伤大。
简单翻译下:如果西周和卫国暂缓执行合纵连横的策略,而严加整顿国内的治理,明定法律禁令,信守赏罚制度,发挥土地的力量积累资源,使民众拼死去坚守城池。使别的国家夺得他们的土地也获利不多,进攻他们则伤亡很大。
万乘之国莫敢自顿于坚城之下,而使强敌裁其弊也,此必不亡之术也。
简单翻译下:这样一来拥有万乘兵车的大国,也不敢困顿在坚城之下,而使强敌自己去衡量其中的利弊,这才是保证本国一定不会灭亡的办法。
舍必不亡之术而道必灭之事,治国者之过也。智困于内而政乱于外,则亡不可振也。
简单翻译下:丢掉这种一定不会亡国的办法,而去做必会招致亡国的事情,这是治国者的过错。把智力用在外交策略上,而混乱了内政,那么国家的灭亡就无法改变了。
【谈心得】
对于西周与卫国采纳的合纵连横策略,韩非深有感触,秦国依照法家思想坚持耕战国富兵强,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外交政策随心所欲,合纵时是盟主,连横时是老大,西周背弃秦国合纵入盟,卫国合纵不成改连横投靠秦国,最终都被灭国,这就是“资多易工”道理。
韩非认为假设他们急于采纳合纵连横的建议,而是治理内政、富国强兵,就可以“致其民死以坚其城守”,这样“天下得其地则其利少,攻其国则其伤大”,别的国家衡量利弊,就不会轻易侵犯他们了,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道理。
只有先把自己国家做强大,有敌国想进攻还的先想想划不划算,收益大不大,如果进攻带来的伤亡过大,而获利有限,拿肯定就不会主动进攻了,这也是保全国家最根本的方法。
而目前有些当政者却“舍必不亡之术而道必灭之事”,韩非毫不留情的直接批评:“治国者之过也。智困于内而政乱于外,则亡不可振也”,就是说把智力用在外交策略上,而混乱了内政,这是君主的一大过错。
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比比皆是,人类智力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技信息的飞跃让生活、工作更便利,收益成倍的增长,这才应该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是全体人类都应该推崇的事情,可偏偏有些人非要在外交层面、国与国之间假设壁垒,把心思都放在侵占别国利益上。
这不就是现代版的“智困于内而政乱于外”么,想想数千年前我国的圣贤们都看透了的事情,当下所谓的文明之国、西方灯塔却要倒行逆施,在世界各地搞现代版的合纵连横,把世界隔离开来,这是现在文明大国的美丽追求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