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故事:谈而色变的“性教育”
2023-03-25 本文已影响0人
方丹日记
*以上全部漫画均来源于网络
关于“性教育”具体该怎么做?
最近在看的《从尿布到约会》这本书,有几个地方让我印象深刻。
(1)“可教时刻”
作者Debra W. Haffner在书中指出,要去寻找生活中的“可教时刻”,而不是等着对孩子进行单次“郑重其事”的性谈话。
比如在公园玩耍看到怀孕的妈妈,可以告诉他“那位阿姨怀孕了,她肚子里有个小宝宝,正在子宫里慢慢长大”;比如在车上听到关于艾滋病的新闻时,可以顺带地给孩子简单科普。
性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应以一次或几次“郑重其事的谈话”形式进行,而应在生活中适当的时刻进行点点滴滴地渗透与交流。
(2)“要用孩子听得懂的话给ta解释”
孩子是形象思维者,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要到青少年的某个时期才得到发展。
使用适合孩子发展水平的词汇和概念,适当地用比喻来形容说明就好。
(3)“该怎么做?”
作者分享了“三步沟通法”:
第一步,了解孩子已经知道了什么;
第二步,澄清错误信息,给出正确信息;
第三步,分享家庭价值观。
第三步也是她在书中反复强调的一件事—— 「性健康家庭」。
简单来说,就是父母要让孩子感受到:孩子是可以好奇一切的;父母是愿意分享自己的理解的; 父母永远是他们的后盾,父母会给孩子强大的支持。
唯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才能真正健康地成长,无论是哪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