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像一场戏

2017-02-27  本文已影响11人  周大渔可持续发展
图:来自百度图片

文 | 阿凡

这个题目也是晚上吃饭之间偶尔冒出来的。写一篇文章或许就这样,原本已经打算好了要写什么主题,可临了动笔,内容就变了。流出一篇其他东西来,顺着笔自然而然。

“生活就像一场戏”这个主题不好写,可晚上回来之后,又刚好看了一部电影,名叫《驴得水》。可能有些朋友已经看过。我想说的是,看完这部电影,自己被带入了电影情境,顺着现在还有的一点情景感就来写写这个主题--“生活就像一场戏”。

生活就像一场戏,

这是一部大戏,长戏,

由很多很多的小戏组成。

既然是戏,

又何必入戏太深呢,

不然到头了,伤的不就是自己么?

放轻松一点,看淡一点,

生活着嘛,为的不就是那一点点的自由自在,

那一点点笑的无所顾忌么?

很长很长一段时间,我对[电影]的印象都不太好。时间长到什么程度呢,长到两个星期以前的所有时间。我觉得[电影]就是一个消磨时间的娱乐品,打法时间的无用品。是的,我之前就是这么看待它。我认为只有那些没有什么事情做,闲来无事儿的人才会说,“好吧,要不我们去看个电影吧”。换句话翻译就是,“你看,现在多无聊啊,简直不知道做什么,我们去看电影打发时间吧”。所以,在我之前的观念里,看电影等同于浪费时间,毫无意义。现在看来,实在是对不住那些制作电影的人。

一两个星期之前,我看到几篇写周星驰电影的文章,仿佛才意识到,“哦,原来电影还有这样的意义,它似乎不是无用的娱乐品啊”。文章中写到,几乎周星驰的每一部新电影出来,观众似乎都不太能看的懂,因此当时的评价也往往不高。可是几年过去,说是更长一些时间之后,大家再回过头来看,才发现原来电影里表达的是这样一番风景啊。即使十多年过去,看了依然有意义,有属于当下的体会。因此他的很多电影成了经典,经住了时间的洗礼,成为跨年代人之间共同的回忆。电影能有这样的效果,也许它不仅仅只是一部时长2个小时的视频了,称为一件艺术品,当自不为过。

就这样,像是一瞬间受了电击一般,击醒了我的某根神经,对电影的看法随之改变过来:看好电影,怎么会是浪费时间呢,我们应该多多的感谢那些优秀的电影导演们才是,感谢他们创造出来的一部部艺术品,珍贵啊。

对电影观念发生改变之后,随之而来,对另外一样东西的观念也改变了。任督二脉一通(不太恰当的类比),就能融会贯通了似的。这件东西是小说。我对小说的不公平看法,时间跟电影一样长,理由也如出一辙。看小说的人,在我看来都是不学好的人,读小说也是浪费时间的事情。从小到大,对于整天抱着小说不离手的同学,我都是避而远之,免得被他们带坏。

如果说电影可以称为艺术品,小说其实也一样,好的小说也是艺术品。好的电影和小说,都要耗费长久时间,都是从无到有被创造出来的,这是需要多么强的创造力,多么大的想象力呢。非凡创造力和想象力凝聚起来的作品,固然是好的艺术品。自然,观看它们,阅读它们,于我们自己是一种欣赏,对创造它们的人也是一种应该保持的尊敬,不是么?

似乎,我刚刚提到的电影、小说,跟今天写的主题没有什么关系。我也不清楚其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联。不过有一点我们不能忽略,不论一部好的电影,还是一本好的小说,之所以好,总要归于它们表达的人性和生活,准确而深刻。生活这长长的一场戏,借助了电影和小说的载体,精炼的展现出来。我们花上两个小时,或是一上午,对一部戏,一本小说有所了解,若有所知,就像了解了人性和生活这么一回事一样。从这个角度而言,也就不得不敬佩电影和小说的展现力。

前两天看了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读的比较快,村上春树的文字比较符合我的胃口。平实,朴素,却有张力,一篇文章像一篇故事,娓娓道来,你只要做个观众,静心凝听就很舒适。看完这本书,也直接促使我有想看小说的冲动,想体验小说家的原创力,感受小说家的想象力。接着就买了两本村上的短篇小说。看过后,如果有可以写的地方,我会写写。

电影和小说,题材都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我们看里面的故事,无意识中会跟我们自己的故事连接起来。正是因为我们也处在生活这场戏中,才能感同身受的那么真切,产生共鸣。

今年我25岁,但不瞒你说,我也开始,也是第一次有种感觉,“哦,原来我都25岁了,好像早已不小了”,“哦,我快要奔三了”,“我再要想重头开始学一些东西,是不是已经晚了呢?”虽然这些话,不应该从一个只有25岁的年轻人的头脑里冒出来,但事实就是如此,就是产生了这样的念想。

冯唐说“活着活着就老了”,是啊,冯唐也不大,也才四十出头呢。四十岁的男人不是一朵花么。可,人生的上半场已经过去了,这是客观事实。而且是活着活着就老了,二十来岁的事情还清晰可见,几十年也如一眨眼间而已。

我说生活就像一场戏,何必入戏太深,否则伤的就是自己,因为戏里出现的事情根本无法预料。

记得去年年底,西西跟我说,他们原来经理的女儿得病了,十分罕见的先天性疾病。女儿还很小,出生没多久。西西说他们经理夫妻俩准备要孩子已经很长时间,一直没怀上,好不容易怀上了,谁想到一生下来就得了先天性疾病。这样的事,你说从哪儿预见去呢?没法预料。而且当时正赶上他们经理在北京创业,跟着原先的大老板一起转型公司,从原来传统的货代行业,转型为互联网货代公司。一对奔四的夫妻,还无房产,在上海待了七八年,这些年努力工作,分管的上海分公司业绩开始越来越好,可毕竟是传统业务,未来的前景十分有限,不得不弃上海而去北京转型。原本就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女儿降生,还要看病,压力可想而知。

然而生活就是这样啊。

有些朋友估计知道,因为我在之前写的文章里也经常提到,说这两年自己读了点书,虽然没有去过很多地方,也没有特别的经历,但是从书中,看别人的故事,还是拓宽了一点自己的认知和眼界。慢慢的,从一个不太自信的自己(大学有段时间因为不自信,整天躲在宿舍里不想出去,除了上课),渐渐自信起来。这种自信,说实话,是实实在在的自信,不是一时而来,是一种慢慢积累的自信。

不过,我们这一点小小的自信,在生活面前似乎不能算作什么。我们看了几本书,就以为自己是个有知识的人了,自认为是个有素质的人了,接人待物凡事都求讲道理了,要用德行来服人,也只接受讲道理的管理。可事实上哪容得了这样。只因为看了两本书,就要用这样的规则出去“混”,估计会“混”个头破流血,成了有些书呆子式的人物。生活有生活的规则,它的规则比我们坚有的小规则大的多,它是更大运转着的无形规则,可以轻而易举吞噬我们所讲的道理。

在生活面前,好像写的我们有些无奈。有无法预料的苦难降临,有无法改变的运行规则。但是不管怎样吧,我们还是可以做点事情的,比如照顾好身体,保持好精力等,生活这场戏还要继续不是。

在生活这场大戏里,世人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要永远的利益。我觉得:没有永远的利益,只有永远的朋友。利益这东西可能带来?又可能带走?怎么会永远?朋友之间的友谊,却是融贯一生的情感,有了它的润色,生活这部戏有情味呢,否则多干涩枯燥。

总而言之,我还会一如既往,保持积极,只要抱有希望,未来就有光芒。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