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诗歌,共享。古诗词的意境与文心课堂内外,讲台上下

【其实唐诗会说事儿】虞世南:风花隔水来

2021-03-28  本文已影响0人  江岚_美国

一个作者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创作取向和作品风格的形成,而所谓审美理想和情趣,和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葛兆光曾经评论过虞世南,说,“他现存的几首古乐府仍是六朝诗人照猫画虎,模拟古人的路数,而大批的奉和、应诏诗虽然有些小巧的秀句,但大多还是啰里啰嗦,排列丽词的六朝腔调,倒是偶尔一两首随意写出的小诗,却显得还不繁芜不俗气,颇有韵味。”可以看作是对虞世南的总评,也是弘文馆学士们当中,南方文人作为一个整体,当时的创作状态。

虞世南这首《春夜》也写得很精致可爱。

月光在春天的林园里徘徊,其实我们都知道是诗人在徘徊。竹林环绕的厅堂敞开,敞开做什么呢?他们这一群文人雅士在这聚会啊。他们欢笑的声音惊动了归眠的鸟儿,晚风送来阵阵的花香。 “惊鸟排林度”,是瞬间的美景,虞世南飞快地按动快门,抓住了这幅景色的韵味。动态的,听觉和视觉的画面,紧接着一个静态的,嗅觉和知觉的画面,夜风送来花香,一个娴雅的、浪漫的文人聚会场景出现在我们眼前了。

诗里用的主要意象,夜月,竹堂,惊鸟,都没有浓烈的色彩,风里送来的只有香,而不见花,和《咏蝉》一样,清清淡淡的情调。整首诗营造出来的氛围充满了雅趣,诗人没有流露出自己情感,我们却可以看到他的在这个春夜园中的闲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