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七月 ——炙烤的重庆
2022年的下半程已过去一个月,不知怎的,我却越来越希望时间能快一点,再快一点。
记得,本科快毕业的时候,我总想留住时间,所以,那几个月,我常常一天用手机拍好多照片,面对过去的四年,无限怀念,未来的日子,有迷茫,有期待。
看过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我深受启发,而此书中的主旨刚好能回答本文开头的说法——为什么我希望时间快点走呢?答案是积累。积累与时间相伴而行,即时间越久积累也就越多。我渴望快点积累内在,外在。然而,我也深知此心态恰恰如重庆的七月,燥热难耐。
亦如过去的几个月一样,我的七月依然充满了阅读、写作、工作,而唯独少了健身。我把从2022年至今的每天健身时间,给了工作。
七月读了五本书。
杜鲁门·卡坡蒂的《圣诞忆旧集》,艾利斯·施罗德的《滚雪球》,大卫·爱泼斯坦的《成长的边界》,埃里克·乔根森的《纳瓦尔宝典》,朱迪亚·珀尔、迪納·麦肯齐的《为什么》以及最近在读的本杰明·格雷额姆的《聪明的投资者》。
努力回想,现在还能想到的内容多集中于《滚雪球》和《成长的边界》中。原因是前者我阅读了两遍,印象自然深刻;后者中的“多元化”思维和“类比”思维也听笑来老师多次分享过,并伴随我自己通过写文章的输出,思考过,自然有所契合。
今早听到一个类比,也是让我心头一紧,大意是,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就像一根直线,毫无波澜,这就像是心电图,亦无起伏。然后,每当要躺平之际,就想想我们这短暂的一生,自问“我就要这样平平稳稳的渡过嘛?”
七月写了三十篇文章。
个人比较满意的是其中的三篇——《抱歉,客服》、《二舅,有感》、《人生大事,有感》。
《客服》这篇文章指出了我一贯的缺点,急躁,恃强凌弱,情绪起伏剧烈。我自觉,写这篇文章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希望通过记录我的情绪出现,高潮,离开等几个阶段,以此找到事情原因,或是逐渐形成一种防御意识,避免下次就犯。
《二舅》算是蹭了些热点,帮“二舅”圆了梦,可是他的内心可能并不领我的好意,身边有母亲,有乡里乡亲,似乎比我编织的美好梦境要好,最后的最后,朴素的生活才是最令人向往的。
类似一篇影评一样的文章——《人生大事》,我分析出来的核心思想,可能和导演、编剧给予观众的相背离。相比此,自觉,在观察事物方面,我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看个热闹的表面功夫了。我已经渐渐做到了能概括其中的关键点,进而启发思考与创作。
七月的工作依然繁忙。
忙碌总是好的,它不会让你早晨有赖床的想法,就像是旁边有个伙伴吹促着你,赶紧把自己收拾好,去公司上班。平凡的工作事务,一天天的累加起来,也由此,让我没有那么多气力想东想西,专注每一天,看似缓慢的日子,实则过的飞快。
上个月月末的一天,一位小伙伴问我“感觉你每天由好多事情要做,晚上还陪我们到十一二点,早晨也早早的起来,你不是应该好好的享受生活嘛?”我笑了一声,打趣的回答“这不是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嘛?十二点凌晨一点睡觉,早晨七八点起床。每天都有每天的事情做,这不是很正常的生活节奏嘛?”
事实上,我更喜欢七月、八月,因为这两个月都有31天,虽然,我希望时间快一点走。但是,多了那一天却能让我在整个月、整年都多做很多事情,也在有限的时间里,积累的更多。
今天上午,笑来老师分享了“朴素”二字。我想,肯定是他年过半百总结的人生至理吧,看似简单的两个字,99.99%的人是做不到的。比如,择一个朴素的人相伴一生,找一件朴素的事情实践一生,寻一个朴素的理念执行一生,因为有了一生的时间,朴素的人与事也绝对不会朴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