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笔记】《黄山奇石》(11.25)
2022-11-26 本文已影响0人
与谁闲坐
史老师找准本单元几篇课文的内在联系,设置了“美丽中国行”这样一个学习任务群展开教学,带学生进入到“第三站——黄山”,非常自然的进入了学习。
在《黄山奇石》这节课的具体学习中,史老师以旅游为学习情境贯穿学习始终。
任务一“查看地图到黄山”,与实际生活中的行前查看地图准备完全契合,一下子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同时,地图非常直观的让学生明白“安徽省南部”。
任务二“查看攻略知奇石”,让学生在攻略(课文)中找到“打卡景点”(著名的奇石),完成了课文主要信息的把握。出示后读一读,检查了词语,同时也为下文学习做好铺垫。
任务三“走进黄山找奇石”,学生进去重点段落的学习,了解到奇石的形态靠想象,并通过了“真像”、“好像”等词语把动态的巨石写活了,不同形式的朗读深入学生心里。
任务四“拍摄奇石说奇石”,引导学生用上比喻词进行合理想象,创造性介绍奇石,是石头活起来。
接着进行了生字书写指导,并告知学生下节课的任务五“制作奇石明信片”,其实就是课后小练笔,让学生能借助比喻词为支架,学练结合进行读写结合。
不得不说,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这样的情境设置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未尝不是一场旅游的课堂演练,相信有了这样的学习过程,孩子们生活中也能有所获得,进而关注到旅游全过程的每个阶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