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里的褐色系美景~
2021-04-27 本文已影响0人
张静静静静

关于褐色,最为壮观的应当要属沙漠了。
从未去过沙漠和戈壁,只听说,在那无边的黄褐色沙地上,有过许多曾经辉煌的残迹。
比如神秘的楼兰古国。“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曾激起王昌龄壮志的楼兰古国,曾经无比辉煌的地方,最终归于一片均匀的黄褐色。再厉害的人类,也敌不过自然。

有人说:沙漠的褐像一首无字的歌,一处只有鹰和众神能够越过的远方,风在比远方更远的地方吹过,而一个个废城就是梦的结界。
如此说来,亿万年后的我们,是否会有同样的结果呢?

褐色之于荒漠是苍茫,之于我们的家乡却是温情的。还记得小时候,老家的院子还有一半是土墙。褐色的土墙院子,是爷爷奶奶那个时代的庇护。
我小时候最喜欢在春天时,找一个透明的小瓶子,折根小竹枝,去土墙的小孔洞中找蜜蜂,掏出来就装到瓶子里。那时候的识别技术比别的孩子都好,我总能很精确得找到哪个洞里有蜜蜂,哪个洞中没有。

掏出来的小蜜蜂,把刺拔掉,拿着玩,就不担心被蛰到了。那些毛茸茸的、棕褐色的小蜜蜂,在当时想必是很痛苦的。
回忆里的土墙,在晨曦和日落里,就那样安详得矗立在那里,守护着家。

有着沙漠的苍茫和土墙的宁静的景致,要数秋末冬初的树林了吧。
那时的杏树林已不再是黄得那样耀眼,掉到树上的叶子已经失去光泽,在树上的叶子开始长满褐斑、变得跟树干一样的颜色,好像在表达同在的心。

经不住一阵微风,梧桐树干枯的叶子,蜷缩着、极不情愿地掉落下来,匆匆的行人路过,踩出唰唰碎碎的破裂声。过不了多久,叶子都落下化作尘土,只剩执着的枝干不肯服输。
如果在落日余晖中散步,一定能看见湖旁河边的芦苇,全身都染成了褐色,它们摇曳着、摇曳着,姿态永远那样轻柔。

褐色的质朴、淳厚和冷静,沉淀着过去,寄托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