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简友广场哲思

命运给了我一记耳光

2019-07-17  本文已影响0人  乡野清风_

今天是卧床的第28天,从刚开始的几天度时如年到现在的度日如年,我深切体会到人的承受力是有很大弹性的,不事到临头,你根本无从知道你承受痛苦的能力到底有多大,说好听点,你有多坚强,你根本不知道。坚强其实是被逼出来的。

从主观上来说,人的幸福时光总是短暂而肤浅的,在生命中留下深刻印记的多是痛苦的体验。

虽然过去近一个月了,但摔伤时的痛苦、无助、恐惧和无奈依然清晰可感。

回老家呆了半个多月返京才几天,全身心投入到领导布置的新任务中,傍晚吋分,从电脑前起身,去附近公园活动一下。因为老公下午刚出差去了南方某市,儿子说他单位迎接上级检查要加班,这样晚饭我也不做了,正好减肥,回老家的这段时间,放纵自己天天吃豆浆油条和手抓饼(为什么就百吃不厌呢),所以体重飙升了四五斤。

夏日的公园绿意逼人,空气清新,荷花盛开,游人如织。跟往常一样,我先绕湖步行二圈,然后来到健身器材场地。一位在单杠上翻飞的中年人让我惊羡不已。可惜我刚掏出手机拍小视频,人家就结束了。我走向自己平日常攀的单杠,起跳一下,准备抓住单杠,可是只手指触到了单杠,也就是说,起跳的高度不够,一刹那摔倒在沙地上,当时大脑蒙了几秒钟,巨大的让人窒息的疼痛让我马上意识到:完了,摔坏了。不知是恐惧还是疼痛,满头满脸的汗水流下来,我试图起身,巨痛让人根本动不了,脑子反而异常清醒,我想,大脑没摔坏就好。四周围上来一些人,不断有人说,快打120吧。我想从自己包里掏手机给儿子打电话,疼得没法动,只好不做挣扎,侧身躺着。过来两位男同胞,问我可以按下我的腰吗?我点头,他俩按了好几个地方问:疼吗?在得到了”都不疼”的回答后,他们说,骨头没事,是伤筋了。我俩把你架起来试试行吗?我点头,于是两人一边一个架我站起来,在一起身的时候,两边腰胝部里面剧疼,站起来反而疼得轻多了,两人说没骨折,我也心里轻松一些了。他们帮我拿出手机联系儿子,儿子说还没忙完,我只好轻描淡写地说摔了下没什么事,我先回家,你忙完再回来。于是我谢过两位好心人,先半躺在地缓了一会,自己就扶着栏杆站起来,像孕妇一样挺着肚子,双手叉着腰,疼痛可以忍受,这样慢慢走回家来了。距离大概四五百米。

满身的汗水和沙土,咬牙洗了个澡,才到床上躺下,拿出手机查询是否有骨折,查半天不得其解。微信问老家一位医院院长,她说八成是腰椎压缩性骨折,赶紧去医院拍个片子。心里想,是骨折也是要卧床,真不想去医院折腾,这样在家躺两天后又微信问一位在骨科医院工作的朋友,她就我的症状咨询了两位脊柱外科主任,两人意见一致,百分之九十九腰椎骨折,马上去医院拍片,做核磁,以确定是否骨折及骨折程度,随后确定治疗方法。

第二天也就是摔伤的第五天,在弟媳的帮助下,儿子带我打车到积水潭医院,挂的是60元的专家号,病人太多了,大夫太忙了,根本没时间检查伤处,问二句就开单拍片,一个钟头后片子出来又排号让医生诊断,等半天排上后看两眼片子说,第一腰椎压缩性骨节,要么手术,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要么卧床3个月。做手术的话联系我出去做,这里排队要3个月后。马上让我加他微信。又开了核磁单子,让拍下了一个名片,说出去联系这人做。这里做的话要一两个月后。寥寥数语,让我一时懵了。再问他,闭口不谈了。离开门诊室,拿着他开的单子去交费,一划价,药费近一千,护腰2千多。决定先不拿这些,回去考虑下是否手术再说。

第二天,儿子带我去电力医院做了核磁,核磁显示没有伤及椎管及神经等,医生说可以手术,并且不敢做微创,因为我骨头不错(可能是没有骨质疏松?),要做开放手术,他给我比划了下手术伤口的大小,有点毛骨悚然的感觉。不手术就卧床一个半月。“你能躺住吗?”他有些怀疑的口气问我。

回家后,托人找别的医院专家看了X光和核磁片子,意见也是可手术可保守,自己又在网上反复搜索,对比。手术的优点是能恢复压缩的高度,快速固定,能缩短卧床时间,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缺点是手术本身存在不可知的风险,且人力财力耗费巨大。保守治疗缺点是卧床时间长,对人的耐心是很大的考验,恢复不好的话容易留下慢性腰疼的后遗症,总体风险可控。综合考虑,决定不手术。

于是开启了一个半月的卧床生活。绝对卧床意味着吃喝拉撒都要在床上进行,这真很难做到。我的疼痛不太剧烈,吃了几天的止痛药和舒筋活血的中药,再没吃别的,就只是在伤处擦点云南白药之类。大小便穿着护腰自己下床解决。这样可能会延迟骨头愈合,我也想过,大不了在床上多躺些日子,以后多加锻炼恢复,也强过让人端屎端尿。

床上的日子才是真正的慢生活,准确的说都算不上生活,只能算活着。原来,人的要求真可以这么简单,只要吃喝拉撒能自理,没病痛,就是幸福!

身体被囿于病床,脑中的思想和念头却拘不住,反而更活跃了。这个意外把我从正常的生活轨道甩了出来,它像命运给了我一巴掌,痛定思痛,让我思考让我顿悟!

首先,风险意识要时刻挂在心上。真的是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个先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增强风险意识和提高防风险的能力,这适合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同的年龄段,容易发生哪些危险和意外,怎样防范和解决,思想上真要有这根弦。

其次,及时求助专业人员,综合多人的观点后再自己搜索和思考,形成最后的决定。在摔伤的第一时间就应该请教医生朋友,而不是自做主张、自以为是的上网搜索,凭侥幸心理自我安慰。耽误了好几天时间才确诊骨折,影响了好几天的对症治疗。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建立自己的生命支持系统。当我忍着疼痛在候诊时,儿子让单位一个电话叫走了,因为有个紧急邮件要发。我摔伤时,不巧老公刚出发去了外地,儿子单位加班要晚归。我的脑海中一直有个念头:建立自己的生命支持系统。直觉是一旦发生意外,亲人们能第一时间围绕身边。这些天躺床上,这个念头不断得到理性思考和完善。当我们老了、病了、出意外了,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有谁能做你的支撑呢?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子女又都有各自的生活和工作,怎么可能抛下一切一头扑在你身上呢?这就需要我们向外寻求帮助。这其中有两个角度,一是从个人来说转变观念,寻找社会救助,比如打120,找护工等。二是从社会角度来看,面对老龄和少子社会的来临,需要有政府或民间组织发起成立社会互助或救助体系,类似保险一样,当然不是资金的投入,而是人们在健康和有余力的情况下,自愿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比如陪伴和陪护、做家务等,而当有一天提供帮助的人有需要了,组织也会派人来为他无偿服务。这种模式貌似有过提起的,实施层面应该有好多路要走。

这记耳光给我最深的教训是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健康的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