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感动了谁
上午收到女儿一条微信,三行字,意思就是本周四,她将在单位学习会上分享我的《韶华》。紧接着发了一篇文章过来。
今天我推荐的这本书名字叫《韶华》。作者虽然不是名人也不是大家,但是在我三十年的生活中却是我心目中的名人大家。她就是我的母亲。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很辛苦。既要上班,还要照顾我们生活。似乎没有时间写作。去年,母亲把一本书放到我面前,并告诉我说,这是她写的时,我惊呆了。啥时写的啊!翻看着散发着淡淡清香的诗文集,我的心里掀起阵阵波澜。
《韶华》收入散文29篇,诗歌33首,还有一部诗剧,共有十万多字。内容取材于母亲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由此想到多少年来,母亲在工作生活之余坚持每天阅读,写读书笔记。《韶华》正是她根据多年笔记整理而成。
“韶华易逝,光阴苒冉”,书中的文章就是时光的体现,从母亲年轻毕业参加工作时到离岗退休,穿插在一个女人最美好的时光里。母亲在书中写到,“告别了校园,又进了校园,放下了书本,又拿起教案,离不开书香,走不出校园。离开了城市,来到了深山,脱下学生装,和小学生一班,这里星星明亮,这里月光灿烂。山里学生朴素,山里花儿斑斓,三尺讲台的生涯,开始了我曾经的梦幻,钢笔换做粉笔,纸张成了黑板,化作农家小姑娘羞涩的发言。”朴素无华的语言真实写出了母亲刚参加工作时的心言,没有雕饰没有粉饰,却感人肺腑。
母亲把写作与工作和谐统一起来。新农村建设、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她的笔下像图画一样优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爱的深沉才能发自肺腑,母亲也热爱自己的故乡,热爱养育了她的土地。一篇《甘泉沟》,既有童趣,又流露出浓浓的深情。不管是三月的玉兰,五月的槐花,还是七月的阳光,不管是小塘还是古镇,都无一不体现出深深的爱。因为爱,才能发现美,才能写出不一样的美丽。
铜川照金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写出他们英雄事迹,母亲多次赴照金以及山西汾西县,考察搜集革命烈士李妙斋的生平事迹,写出了诗剧《铁血柔情》。诗剧情节感人,词语优美,读来朗朗上口,振奋人心,更加敬佩革命先烈们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今天给大家推荐这本书,原因一,作者是我又熟悉又敬佩的人,是我心中的大家。原因二,书的内容出于自然,发自肺腑,丰富多采。原因三,《韶华》也可以作为铜川悠久历史文化以及名人的一部宣传册。最后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推荐理由,那就是《韶华》这本书给了我激励。让我懂得了坚持的含义。读书写作看似是一件普通的爱好,但能坚持下来的没有多少人,尤其在而立之年面对身边繁杂事务,更难得有恒心、有毅力地坚持下去。时间是挤出来的,想干的事情挤出时间也能做好。母亲给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韶华易逝,莫负流年”。希望自己,同时,也希望在座的各位同事,能够将自己心中所有的目标,坚持下来。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都能取得属于自己的小成就,不辜负这美好时光。
读完文章,如女儿当初看到《韶华》时的感觉一样,很惊讶,也很感动。于是,迅速给她发了“很好”,后面连缀三个赞的图片。
女儿虽到而立之年,自己不曾读到过她写的文章。包括本硕毕业论文,写的什么专题,怎么通过,她不说,我也不过问。因为女儿从小不喜欢作文,自己从不逼她。长大成人后,对她的自立与判断能力给予肯定。该做什么与不该做什么,她分得清楚。
或许女儿真正懂事就是为人母。从分享文章的字里行间看到了女儿不仅体会自己母亲的生活工作历程,还用心感受母亲的情感路程。特别是能从精神层面理解自己的母亲,实在是令人感动。
回想几十年一路走来,多少酸甜苦辣,坎坷不易,向谁人诉说。如今,得到女儿的认可与赞赏已经心满意足了。
母亲与女儿,谁感动了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