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母亲,原来是我不够爱”
母亲节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在这一天向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意义是:记住我们的母亲和她的伟大。
如今,母亲节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节日,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成为公众必过的节日。
母亲节当天,看到了一个学中文的外国小朋友写给妈妈的的情书:
“玫瑰是红的,
宝石是蓝的,
我对你的爱像满山的野花五颜六色,色彩斑斓。
香水是香的,
海水是咸的,
我对你的爱像海里的鱼,数也数不清。
柠檬是酸的,棒棒糖是甜的,
我永远爱你就像天上永远有星星。”
好美的一首诗,我读完以后很感动。小朋友的爱是那么的简单,纯粹,他的妈妈看到一定会很开心。
1.
我的妈妈与其他妈妈与众不同,可能也相同。小时候,我的妈妈过生日,我和姐姐用攒了很久的零花钱买了一个音乐盒。她看到后很生气,说我们浪费钱,然后扔到地上,踩碎了它。
我和姐姐的心也碎了一段时间,大学毕业前,我们再没有给妈妈过过生日和母亲节,只有问候。
大学毕业工作以后,发现大家好像都在认真地过每一个节日。去年母亲节前一天,同事们都在联系花店订花,同事问我:“你要给妈妈送什么?”
我突然被问住了,因为我不知道,到底给母亲送什么好,送花是肯定不行的,不实用,母亲一定不喜欢。
以前不送,是因为童年往事,还有一个原因是没有经济独立,本着“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想法,一直没有送过。
可是如今,我有了工作,已经不需要再开口向家里要钱,那生活该有的仪式感,还是要有的。
我觉得送红包太俗气,送一些用的到的东西更贴心一些。母亲喜欢看电子书,我就去商店买了同事推荐的蒸汽眼罩和爽肤水。
节日当天还发了52元的红包。这一年的母亲节就这样过去了。
2.
到了今年的母亲节,根据上一次母亲节送礼的经验,爽肤水用了半瓶不到,蒸汽眼罩我用了大半,果断放弃买礼物这个选择,直接给母亲转了188的红包。
换了工作以后,工资急剧降低,除去每月给家里上交的,自己只有400元的资金可以支配。
恰好四月,我所在的城市出现了确诊病例,超市的蔬菜被洗劫一空。我买了香菇,鸡蛋,方便面,还有一些蔫了的土豆等等。花了130元左右。零零碎碎加起来,这个月超支了。
想到大学的时候,一个月的生活费也这么多。我不想一辈子都这么拮据,可是没有办法,我现在就处于这样的困境里。
3.
本以为这个母亲节也只是平常的一天,因为这不是一个“一年只有这一天爱母亲”的节日,爱是每天都存在的。
母亲和父亲说:“咱家丫头给我发了188红包。”
我还有一点惊喜,因为父亲一直对我不太满意,如果母亲开口说的话,是不是可以证明,虽然我不够富有,但是心意在这里。
令我惊讶的是,爸爸说,孩子给母亲发红包这是应尽的本分,天经地义。母亲节送礼的背后或许真的是这样,天经地义。
4.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我相信,每个为母亲准备礼物,花心思给母亲过节的孩子,都是想在这一天大胆的表达爱,一个拥抱,一句“我爱你”,一份心意。
但是,当把“天经地义”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这个节日是不是被消磨了一份浪漫?
从什么时候起,本是纪念,值得开心的节日,无形中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