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之美想法大学生活

我在大学读了那么多书,怎么依旧和傻瓜一样?

2017-09-26  本文已影响386人  涟漪心凉

01

你喜欢读书吗?反正我不太喜欢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又有多少人喜欢读书呢?(注意,这里我说的是读书而不是阅读,后者的范围明显更宽泛一些)读书是一件苦差事,一本200页的书籍是作者花了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思想精华,想要我们在几天之内搞定着实有些困难。

我在大学读了那么多书,怎么依旧和傻瓜一样?

别不信,没有多少人喜欢读书,更准确地来说是深度读书。不然的话网上哪来的那么多“伸手党”,到处搜集着各类书籍的读书笔记和干货整理呢?说明白点,这些人就是懒惰,他们想跳过读书的繁琐过程,直接到达作者思想精华的彼岸。

豆瓣还有一部分人,看了一本300页的书籍,就留下评论:哎,真啰嗦,又是一本 one paper book!(可以用一页纸把核心内容概括的书)说实话,我很讨厌这一部分人。大部分作者,为了想让读者理解书中的内容,往往会采取各种角度,提供各种证据,使用各种逻辑来让每一个读者读懂他们。而这些努力,却被一些人贬低地一文不值,还说是啰嗦。试想一下,如果这本书什么都没有,全是直接的干货。这些人说不定又会说:一点证明逻辑框架都没有,明明是读书笔记嘛,差评!

我只想对这部分人说一句:你行你上啊!你能你倒是出一本书啊!

可没有办法,这就是现在这个社会的风气:浮躁而又矛盾。一边想获取最核心的内容,一边又想来点读书的乐趣。包括我自己,也难免陷入进去,在读书的过程中下意识的觉得作者太麻烦了,写这么多没用的话。

02

从大一下学期开始真正的读书到现在,我一直在断断续续地阅读,不过也算小有成就,零零散散地也差不多读了60多本。当然不能和那些一年读了几百本的大神相比,但至少有了一点和人家唠嗑的或是写文的资本。

可是渐渐的,我发现自己并没有获得什么实质性的突破,学习成绩上不去,人际关系也一般,有些事情,做得和傻瓜一样。

最可怕的是,当我想要回顾某本书时,无论是观点还是方法论,我竟然想不起来了,更别提实际的运用。

我想,这是很多大学生都会出现的通病吧。说的好听点,是过不了好的人生,难听点,就是浪费时间。

可到底为什么呢?为什么我只能眼睁睁地人家风光,运用读书获取知识,获得报酬。仔细想想,还是因为这几个原因:

03

我在大学读了那么多书,怎么依旧和傻瓜一样?

《学习之道》作者芭芭拉说过:在学习中,最忌出现能力错觉,即理解概念或做题的过程中,看一遍内容或是划下重点就自以为掌握,这是普通学生最容易出现的毛病。

而读书,同样也是如此。在读书时,我画了好多横线,标记了许多重点。在当时,我是记住了不少,但真的这样吗?显然不是,我第二天就全忘记了。

而我们最欠缺的就是一点:回想

我没能做到读书之后立刻闭上书本回想所学内容,而是直接扔在一旁;我没有做到用笔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作者观点,而是盲目摘抄;没能一天之内多次回顾,而是几天甚至几周之后才想的起来。

这样的读书,能读出东西来就奇怪了。幸运的是,我发现了解决办法。不过想要有所成效,还必须接受时间的检验。

04

我在大学读了那么多书,怎么依旧和傻瓜一样?

当然,回想是绝对不够的。这还属于初级阶段。接下来就是我缺乏的第二个问题:思考

思考谁都知道,思考的是什么?又应该怎么思考?我一问三不知,能到达的最高阶段就是勉强联系实际生活,之后便不知所云了。

其实思考的问题可以有许多啊,用宏观的视角看问题我认为是最重要的一点,它利用的是我们的发散原理,将不同属性的内容全部联系起来。例如做一道数学题可以把它和王者联系起来,无非是判断,分析,对面具体情况,然后一套带走的套路嘛?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思想家们早早就把这句话给我了,我还傻乎乎地愣着发呆。

思考不光要联系,一本好的书籍除了核心思想,还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包括思维逻辑,结构框架,情感表示等等。别觉得麻烦,以为这是阅读理解。我们现实一点,学好思维逻辑可以与人思辨;学好结构框架,可以写文著书;学好情感表示,可以改善与身边人的关系。

这些都是足以改变我们人生轨迹的力量,可惜我们缺乏足够的信念去做,更多的是被拖延症拖累,自以为是地读过书后再也不碰了。

所以我希望,这次自己可以有所改变。

05

没有人喜欢纸上谈兵,但我们大部分人却在无意识下依旧高谈阔论不做实事,这就是我欠缺的第三点:实践

实践的道理大家都懂,不过要实际操作起来的确困难,我们往往认为的实践都是直接把书中的内容运用出来,并没有获得足够的反馈,简单来说:你学习了一门技能,用了出来,却不知道做得对不对,好不好。

这便是实践更深一层的境界:没有反馈,没有改正。

畅销书《异类》里提过的一万小时练习理论是我非常不赞同的,它夸大了实践的第一层次,忽视了第二层次。试想一下:你一边做一边有老师指导改正,和你闷头去做哪个效果更好一些呢?答案显然是后者。

不过有很多读者也没能把握反馈与实践的平衡,一味地向老师请教:什么应该怎么做。为什么?殊不知他们原有的实践内容压根没完成,这不是成了笑话。因此把握反馈的“度”非常重要,既要控制反馈难易程度,也要避免自己滑向“伸手党”的边缘。

拿简书来说,读了那么多篇文章,光问不写,写过不问,一点用都没有,只是脑子里有一些干巴巴的知识印象罢了。

我们也许会问,哪有那么多机会去实践和获得反馈呢?这个问题其实不算问题,在这个科技网络及其发达的时代,任何资源,任何信息我们都可以去寻找,去发现。既然没机会,就去创造机会,没老师,就去自己找老师,再不济你下课和大学老师唠嗑一下昨天看的书也是一种反馈呀。这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做不做的问题。我相信,只要有心,一切皆有可能。

不逼自己一把,怎么知道自己的上限在哪里?

结语

读书的学问很深,包括许多方面。想要面面俱到不可能。读书也很简单,也就是三步骤:回想——思考——实践(反馈)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它给你带来的是好是坏,就要看自己的把握了。好了不多说,我要按照这些东西行动了,各位,一起加油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