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视界072|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路径及其步骤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修身是一个重要内容,不管是天子,还是草民,都应当加强自身修养。
儒家认为,加强自身修养,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儒家的理论基础,就是作为社会人,就应当遵守社会规范,共同维护社会秩序,从而达到一个大同的境界。
这是一个理想。是儒家的理想,也是绝大多数人的理想。从这个角度讲,儒家思想代表了社会的共同理想。这也是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主流思想,影响中国和儒家文化圏达两千多年,而且将继续发挥作用的原因。
论语新视界072|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路径及其步骤在儒家的经典著作中,儒家思想的经典作家对如何修身进行了系统论述。孔子自不必说。在儒家经典《大学》中,对个人修身提出了基本路径,即开篇提到的“止—定—静—安—虑—得”。在这个基本路径中,“知”是基础。因此,这一路径可以完善为“知—止—定—静—安—虑—得”。这是一个“内圣”的修养路径。
《大学》也提出了“外王”的修身路径,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于天下)—亲民—至善”。
这是一条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可以遵行的修养路径。两千年的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有效的、很好的路径。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
论语新视界072|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路径及其步骤实际上,在道家、佛家思想中,同样对其受众提出了修养的要求。简而言之,“告圣人之道—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撄宁”,是道家的修养之道(虽然这一路径的实现确乎太难);“戒、定、慧”三字决,是佛家的修养之道。
不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的修养之道,以“礼”、“道”、“戒”来约束,是修养的第一步。只有遵守相应的规范,才能保证先不出现有违礼、道、戒的行为,不出现过失,才能实现下一步的修养。
论语新视界072|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路径及其步骤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4·23 )
因此,孔子说,首先要用礼来约束自己,这样,就不会犯错误,或者说犯错误的可能性、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约,约束,也即“约之以礼”的“约”,收敛,不放纵,着实,不浮泛,谨言慎行。人能以约自守,则所失自少。
人能自约,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毅力。孔子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对于一般人来说就更能难了。
而我们毕竟生活在人间世中,务必时时刻刻检点自己,沿着先贤们既定的修养路径加强自律,加强修养,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渡,从而实现人生的圆满。
论语新视界072|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路径及其步骤@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