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父母都应该勇敢

2019-10-14  本文已影响0人  曹露Luna

昨天跟董先生在家补看了《银河补习班》,之前电影上映期间因为董先生出差,所以错过了到影院观看。

这不是一篇专业的影评,我想写下这部电影带给我的一些感动,希望也能给你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感受。

90年代

首先是故事发生的年代,按照剧情推测马飞是80后,90年代的大事件亚运会、HK回归、98大洪水这些都让身为80后的自己有强烈的熟悉感。

《亚洲雄风》等流行歌曲直接把我们带回了那个年代,它唤醒了我小时候对家和家人的记忆,家里生意挺好的小卖部、爸爸VCD放的歌。

感动一,是来自作为父亲,马皓文的勇敢。

勇敢01

马皓文刚出狱学校见到儿子,儿子要被学校开除,听到教导主任贬低马文,马皓文冲进教室:“马飞没问题的,我不允许你们这么说他。”

这句话让我感觉到了强大的力量。微博上看到刘若英写道,曾经邓超调皮被学校批评,他的母亲对学校说的。

试想一下,当我们还是孩童时期,如果有一位家人这样的维护你,你会是怎样的感受。

我们从小的教育里,鼓励都是很少的,即使做得很好了,家长赞美完也会加上一句“再接再厉”,这个“再接再厉”就像“但是”一样让人反感。

当然,看到这一幕,我也在反省自己现在做为父母,是不是能做到对孩子无条件的爱与相信。

勇敢02

马皓文与教导主任打赌时的承担与勇敢,承认孩子的问题是作为父亲的责任,“年级前五名”的誓言,这是一个父亲的担当。

image.jpeg

勇敢03

马飞期末考试,作文被教导主任给了0分,致使马飞期末考试排名年级第六,马皓文带着儿子,让儿子当着众多教育者念自己的作文,最终作文打动了一些教育者,马皓文的打赌胜利了。

感动二,父亲对儿子完全的信任。

“爸爸,我可以不睡觉吗?”

“你可以上天,以后自己的事情不要来问我。”

幽默又又哲理的对话。

很多时候作为家长,我们都太喜欢给孩子做决定,在我们看来,我们是成年人,我们的思想更成熟,更能做出正确的决定,但正确的并不一定就是孩子想要的。父母应该学会放手让孩子从小做决定,让他们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马皓文扔掉马飞书包里多余的补习书记,把所有课程叠放在一起,丈量了所有书本的厚度,一共11厘米。

马皓文用崇拜的眼神告诉马飞:“每天0.1厘米,我的天才儿子,能做到吗?” 是这样的发自内心的相信,让马飞对自己有了信心,对学习有了兴趣。

image.jpeg

感动三,父亲引导儿子,人生要有梦想。

“人生就像射箭,而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你连箭靶子都找不到的话,那每天的拉弓有什么意义呢。”

image.jpeg

我们每天的拉弓难道不是射中靶心吗?

“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

“我希望他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思想和方法。”

电影最后的一幕,高考结束,学校漫天飞扬的课本,让我非常的有触动。

中考完的那一天,我们班级的同学也做过同样的事情,当时的想法是发泄一下,现在想起来,真是有些羞愧,我们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可能真的仅仅的为了考试吧。

学习应该是一生的事,当时的我们是没能理解的。

马皓文用自己的担当与勇敢影响着马飞,他让儿子相信自己,一直去想、去思考,让儿子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找到自己的梦想。

作为父母的我们,不一定要全盘借鉴马皓文的教育方式,但可以试着无条件的去相信我们自己的孩子,引导他们学会独立思考。

用马皓文的话来说:“每个孩子身上都长着神奇的感受器,他就是能感觉到大人对他们的感情是不是爱。”

愿我们成为孩子最好的期待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