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距离课本有多远?
高三六月去冲锋,高二的孩子五月基本就进入到了复习备考阶段。对于语文,复习不复习课本,复习多少成了一个问题。很多学生包括部分老师都认为复习课本效率太低。“高考又不考课本”是很多人的想法。高考语文与课本的距离到底有多远?我们以近两年的全国二卷高考语文试题为例来丈量一下。先从分值最大的作文说起吧。2016年作文题目如下: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高中语文必修三去年这个作文考懵了很多人,可是我们翻开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材,翻到“梳理与探究”部分的“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这一专题,会发现这一部分的内容与高考是多么一致。在第一部分“语文学习自我评价表”中涉及到“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社会生活实践”等方方面面的内容,第二部分要求写的调查报告,其中一个选题便是“语文素养是如何提高的?”第三部分课外延伸部分的内容直接可以做文章的事例论据。比起各种教辅书在考后牵强附会,生拉硬扯地把自己的作文题往高考作文身上贴,教材与高考题的吻合度接近百分之百了吧。
我们再来看看2017年的高考作文题目。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学会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个人感觉今年的全国2卷作文考题导向明确,可写性强,同时又可以拉开学生的层次,达到选拔的目的。六则材料侧重点各有不同:第一则侧重自强不息,第二则侧重思乡情结,第三则侧重个性自信,第四则侧重胸怀天下,第五则侧重正视自我,第六则侧重自信激昂。六则材料的其中两到三则可以自由组合,确定立意。如结合第一,第五则材料可以从自强,自省方面立意,写中国文化中对于自身的关照;结合第二则材料和第五则材料,可以写中国文化中的故乡情结以及家国情怀;结合第三和第五则材料可以写中国文化中的自信精神;当然也可以有其他立意,只要扣住材料进行写作即可。这样看来,2017年全国二卷高考作文的几个立意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当然与教材是密不可分的,除了如人教版必修四“表达交流”部分的“确立自信,学会反驳”这样的专题与第四则材料直接吻合外,其实写作的论据也完全可以从教材中找到。如根据材料第五、第一则,我们确定立意为“学会正视,方能自立自强”。那么《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能正视自己的容貌,《小狗包弟》中巴金可以正视自己曾经的懦弱,《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可以正视自己因人云亦云,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的错误,是不是都可以展开作为论据。
除了作文,语文的阅读部分与课本何尝不是紧密联系的。当2017年高考题出现变动,小说和传记换成了散文和新闻,很多人就开始感觉变动超出预期了。其实这种变化首先是考纲出现过的,另外散文这种文体对于语文来说是不是贯穿整个初高中阶段呢?传说挤了2017年高考数学命题老师脑袋的林徽因的“窗子”很难理解吗?如果在语文教学中从《荷塘月色》中探究过朱自清的内心波动,从《故都的秋》中挖掘过郁达夫的内在情感,从《再别康桥》中拓展过徐志摩的人生……那么这扇“窗子”就很好理解了。如果课本的每一篇文章都被认真对待,学生就能学会赏析文本的方法,那么应对高考的各种阅读题型也只是牛刀小试罢了。
再说说高考的文言文阅读和诗歌鉴赏吧,毋庸置疑的是只有熟悉教材,挖掘教材才能提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甚至直击高考题。如2017年文言文选择题特别具有迷惑性的“下车”一词的解释,在《张衡传》中“衡下车,治威严”中就有与高考吻合的解释,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而2017年诗歌鉴赏题——阅读鉴赏苏轼的《送子由使契丹》,与教材更是渊源深厚。诗歌没有注解,有些孩子竟然无法把题目中的“子由”与选项中的“苏辙”联系起来,其实在高考必背64篇之一《水调歌头》的小序部分直接有“兼怀子由”的句子,教学中如果夯实了教材,这样的知识性错误就不会犯。另外这首《水调歌头》和苏轼的文章《赤壁赋》以及另一首词《定风波》都表现了苏轼旷达的性格,这不就是诗歌鉴赏第二题的答案吗?
经过以上分析,你有没有觉得基于课程标准和考纲基础上命的高考题与同样基于课程标准基础上修订的教材是不是可以算一奶同胞呢?考题与教材的距离真的很近!
总的来说2017年高考题已经开始去格式化,去套路化,唯有基于课程标准深入分析教材方能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如果我们从《范进中举》中能梳理出科举文化;从《林黛玉进贾府》中可以读出礼仪文化;从《张衡传》中可以整理出古代官职变动的常用词汇……那我们应对高考试题中比重日益增加的古代文化是不是就可以得心应手了?如果我们能够重视每一册教材中的“表达交流”“梳理探究”部分,那我们就可以很好地拓展教材的外延,拉近了语文与生活的距离,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而不仅仅是答题能力,那我们的语文考试还会惧怕题型的变化吗?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尤其是语文复习课在关注高考题型,真题实战演练的同时,能不能从教材出发,多关注语文素养的提高呢?否则当2018年高考题出来时,你可能发现那些题型你同样没有练过,但它就是语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