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有多大的文化折扣? 再看《流浪地球》影评

2020-05-22  本文已影响0人  王悦悦悦悦

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政治经济地位日益提升,但文化输出尚少,在全球的影响力并不能与中国的大国形象相匹配。讲好中国故事,才能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影响力,促进中华文化对外传播。

而有别于官方声音,电影作为软文化产业,因其新颖性、可观性,更能潜移默化地传递国家价值观,并易于海外受众接受。因此,电影一直是各国文化输出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中国电影在国内普遍得到认可的同时也希望能获得国际认可。《流浪地球》一片在中国斩获46亿的票房,也在北美市场收获了587万美元的票房,上座率达90%,这实属不小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流浪地球》使得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了世界,被更多人所了解。除了视觉上的特效制作精美之外,我们更应该探讨其文化价值,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寻找正确的方向。

美国电影之所以能在世界取得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传递的价值观为普世价值观,能够被全球广泛接受,而目前全球还没有广泛认同中华文化,中国想要在这样的条件下传递中国的主流价值观,且减少文化折扣,还有一定的困难。

为了找到这部电影在国外的传播效果,我们统计了烂番茄网站里所有的专业影评,观察专业影评人对它的看法。

(一)画面“壮美”与山水写意

烂番茄影评网上,影评人在影片的画面制作上大都持赞扬态度,85%的影评认为其非常壮观,用了“壮观的”(spectacular)、“广阔的”(vast)、“奇观”(spectacle)等词来形容。而仅有6%的影评认为其画面渲染效果差,影评人解释是因为他们在自家电脑上观看的这部电影,画面经压缩受到了损伤,因此远不及在电影院IMax3D屏幕上的效果好。除去这些因为硬件原因造成的损失,可以认为,几乎所有的影评均认为这部电影的画面效果非常好。

影评中被高度赞扬的场景有冰雪覆盖下广袤无垠的地球表面景观、巨大且色彩饱满的木星表面、地球在太空中运动时产生的细微轨迹等,例如:

And by the time Earth is plummeting towards Jupiter, the backdrops against which the drama plays out are truly spectacular.(当地球向木星靠近时,这部戏剧所展现的背景真是壮观。)

Probably the best thing The Wandering Earth has over its U.S. counterparts is its sense of vastness: the land stretching out endless for what feels like hundreds of miles.(可能《流浪地球》与美国同行相比最好的是它具有广阔的感觉:这片土地绵延不绝,有数百英里之遥。)

The images of the Earth moving through space with its tiny jets leaving trails of blue wisps behind it would be ridiculous in another director’s hands, but is simply striking here.(地球的图像以微小的喷流在太空中移动,并在其后留下蓝色的缕缕痕迹,这在另一位导演的手中是可笑的,但在这里却令人震惊。)

总结得知,被赞扬的画面元素有:广阔、地表实景、微弱细流。这些元素的成功与中国的绘画理念是分不开的。地表上实景与冰雪的结合,营造了一种苍茫大地的氛围,冰雪透明的质感给人透视感,更能呈现自然风光之美。这源于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浓厚热爱,对山水画的热衷,因此中国画中充满了壮美、大气与宽广的景像,这是一种取景于实,回归于实的手法,而这是在西方科幻片中并不常见的。《流浪地球》则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特点,因此,在他们看惯了虚构的太空景象和机械之后,受到这样纯粹自然景观的洗礼更心生震撼感。

另一个被高度赞扬的画面则是地球在宇宙中被推离的场景。随着地球的移动,其走过的地方有几缕晶莹剔透的蓝色轨迹,以及木星与地球相吸时二者大气层混合产生的氤氲,都运用了中国画水墨晕染的方式,虚实结合,点到为止。这也与西方油画追求写实、饱和的特点不相同,重在写意的水墨渲染更给他们耳目一新之感。正是这种中美差异产生的视觉新鲜感,让这部电影的画面设计受到了一致好评。

除了画面之外,还有11%的影评认为片中传统的字幕设计十分优美,不难发现,无论是壮美的画面还是传统的字幕,其实都包含了中国风元素在内,而美国观众的赞同说明至少在视觉方面,这部电影并没有产生文化折扣。细究其因,一方面是该影片特效制作良心且优秀,另一方面是该影片呈现的画面效果在西方并不常见,因此才会产生“视觉奇观”。正如影评所说,“美学始终是一致的。(The aesthetics are consistent throughout.)”国外观众对画面的赞美其实是对审美的讨论,而艺术也一直是全球共通的议题,这虽然属于文化领域,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不同,但这并不需要完全一样的语境才能理解,因此产生的隔阂相对较少,才得以被广泛接受。

(二)剧情“荒谬”与故土情怀

在剧情方面,影评出现了褒贬不一的情况,很大一部分持以批评的态度,21%的影评认为这部影片的剧情十分“ridiculous”(荒谬),其中一篇影评说明了原因:

The planet’s population is drastically reduced by the after-effects of the Earth’s rotation being forcibly stopped and those who remain live in huge underground cities to escape the hostile wintry conditions on the surface.(强迫地球停止自转的后遗症就是,地球人口大大减少,留下来的人们住在巨大的地下城市中,以逃避地表上敌对的寒冷环境。)

从摘取的部分文本中可得知,影评人认为这部影片的荒谬之处在于,将地球推离太阳系的举措使得地球人承受了巨大的代价——地表不能生存,人口减半等。而另一篇影评给了我们更明确的答案:

Instead of trying to relocate people off-world, why don’t we move the entire planet by using a whole bunch of rockets (aka “Earth Engines”) to blast out of orbit and ride Jupiter’s gravitational pull towards Alpha Centauri? Cool plan, but it comes at a cost.(与其尝试将人们转移出地球,我们何不使用一大堆火箭(也称为“地球引擎”)移动整个星球,并借助木星的引力向半人马座阿尔法飞行?很酷的计划,但这要付出代价。)

从这里可以看出,美国人可能更倾向于建造飞船,把人类搬离地球,以减少牺牲和损失,并且相比推动地球来说,建造飞船是一个负担更少的任务。虽然该影评人认为《流浪地球》中推移地球是一个很酷的想法,但这会付出代价。可以看出,在美国观众心里,潜在的想法还是前者,因此会对这部影片的做法表示不解。这种中美思维的差异导致这部影片的设定在美国观众之中饱受诟病。而如果观众如果对影片的设定不赞同,就相当于从根本上否定了影片的理念,这对电影的价值观输出是一种阻断,文化折扣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从根源上看,中国是一个农耕文明大国,几千年来对土地的依赖造就了安土重迁的本性,因此有着强烈的故土情怀,这跟欧美的海洋文明有所区别,因此不会有“诺亚方舟”式逃离。影片中,带着地球前往新家园表现出对故乡的不舍,最后关头不放弃地球也是对故土的留念。正因为中国具有浓重的历史基础以及传统的思想观念,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而这些是美国观众没有的,《流浪地球》的剧情才受到了很大的文化折扣。

(三)人物“冗杂”与集体主义

有25%的影评认为这部电影的人物过多,有许多人物并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且有33%的影评认为人物多余导致每个人物都只能简短带过,单个角色形象塑造并不是很成功,甚至还造成了场面和剧情的混乱,如下:

Han Doudou is never afforded much of a personality or a reason to exist.(韩朵朵从来没有被赋予过很多个性或存在的理由。)

The characters are drawn as blandly and broadly as in any American action movie, and a fair number of them get killed along the journey without ever having developed enough personality for audiences to feel the loss.(这些角色的描写像任何美国动作片一样温和而宽泛,并且有相当多的角色在旅途中死亡而没有形成足够的个性,这让观众感到失落。)

The plot is fairly simplistic, but it's overcomplicated with extra characters and nonstop action chaos.(情节相当简单,但由于多余的角色和不间断的动作混乱而变得过于复杂。)

可以想到,近年来西方尤其是好莱坞科幻片一直以个人英雄主义著名,其科幻作品多为超级英雄拯救了地球,因此剧作中人物非常少且刻画集中。但中国自古以来崇尚集体主义,秉承着一人完不成大事,需集结多方力量才能成功的理念行事,表现在《流浪地球》中也是如此。在影片中,整个运输火石、点燃木星的过程,几乎所有人都分配了任务并且靠互相协调合作才得以完成。看似多余的人物实际上都发挥了他们的作用,每个人物其实都是团队中的一部分,环环相扣,必不可少。这充分地体现了中国的集体主义与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差距,也正是因为这个基本观念的不同,才导致片中人物设定不得到理解。

因此笔者认为,这部影片的人物并非冗杂的,而是为了表现集体主义的必要所为。影片中救援团队的不断扩大,一方面是为了表现任务的艰巨,这些平凡的人们都在凭一己之力完成不平凡的大事,更凸显人物的坚强意志等优秀品质;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合作理念的微观呈现,是国际合作在中国的缩影,与空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道理相比,这种用具体人物讲故事的表现形式更有力。

(四)角色“煽情”与家庭观念

约有7%的影评认为这部影片中的家庭情感戏十分老套,与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剧如出一辙,并且有21%的影评认为这部电影中的角色在这方面情绪化过头,有11%的影评认为其某些地方的音乐也过于煽情,感觉各种因素时时刻刻都在操纵观众的泪水,原文如是说:

The drama (while corny and quite familiar, especially if you watch a lot of Chinese family dramas) works.(这部剧(虽然很老套,而且很熟悉,尤其是如果您看了很多中国家庭戏剧)奏效了。)

Characters who should be defined by focused action or technical expertise are given too many tearful moments.(应该通过专注的动作或技术专长来定义的角色被赋予了太多的眼泪。)

As in so many tentpole spectaculars, a heavy-handed orchestral score unashamedly attempts to

manipulate audience emotions at every opportunity — unnecessary.(沉重的管弦乐乐谱毫不羞耻地试图在每个机会上操纵观众的情绪——这是不必要的。)

尽管不少影评均持以这样的态度,但笔者认为这样的情感是必不可少的,原因如下:

影片中出现了两个感人的场景,一是姥爷韩子昂在运送火石的过程中牺牲,二是父亲刘培强为了拯救地球,亲自驾驶空间站并将其作为燃料点燃木星,自己也葬身火海。同时,贯穿影片始终的是作为父亲的刘培强为了参加流浪地球计划,作为领航员上了太空,因此和儿子刘启十多年没有见面,两人产生隔阂并最终化解的过程。

亲情是经久不衰的中国主题,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中国有句古话叫“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指在国与家之间往往需要有所牺牲,也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说明家国观是中国古已有之,扎根已久的精神。片中的刘培强在面临国与家的抉择时两次选择舍小家为大家,韩子昂也是为了保住拯救地球的火石而牺牲,两者都是在大义面前牺牲小我。正是有这样的矛盾和冲突,才是令人感动的、充满温情的故事,也使得整部影片的基调得以升华,如若不然,则空有科幻的皮囊和机械化的特效设计,整部影片就缺少了中国精神。因此,影片中为了服务于情节所设计的音乐,也就显得不那么多余了。

(五)字幕“混乱”与语言差异

除剧情和人物等创作性元素之外,6%的影评认为字幕节奏过快,而有16%的影评认为影片剧情略显混乱,从影评原文中可得知,字幕翻译问题也成为阻碍影片剧情理解的原因:

Viewers almost need ascorecard to keep up with a flood of information in the opening segments.(观众几乎需要记分卡来跟上开头部分中的大量信息。)

The subtitles are also very fast so you are not going to get everything and will have to fill in some of the blanks using your imagination.(字幕也非常快,因此您将无法获得所有内容,并且必须使用您的想象力来填补空白。)

这是由无法避免的语言差异造成的,例如影片开头是一个中国新年场景,出现了打麻将等情形,这时说的话带有浓厚的中国民俗色彩,确实对有效信息的传播产生了干扰,令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观众一头雾水。不少影评提到字幕进行太快,以导致许多人在影片的开头就一知半解,严重影响故事的理解,而这是由中英语的音节差异、语速差异造成,难以避免。但同时这也反应了一定程度上的翻译问题,中译英的句子太长,又没有英语配音,才导致英语观众理解起来跟不上剧情发展速度。如果说前文提到的都是软文化问题,那么字幕翻译和语言不同则是硬差异,很难消除,并将长期影响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这表明,中国电影想要更加深入到海外市场,在翻译方面还需要加强。

剧情方面提及最多的就是《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与美国早期末日题材电影的相似性,这一部分占比30%,且有7%的影评认为该电影缺乏原创性,只有11%认为其富有想象力,8%的影评认为这部电影具有中国特色,而后两者的数量在总和上远不及前两者。大部分影评认为该电影借鉴了美国的好莱坞大片,这说明我国电影在剧情创新方面还有待加强。在电影市场特效泛滥,日益重视优秀内核的今天,一部电影想要获得海外观众好评,编剧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除了上述差异内容外,《流浪地球》中也有共识体现,例如其中的生态保护、气候问题得到了许多影评重视,这说明全球普适性议题始终是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点,也是一部影片想要从本国走向海外必不可少的因素。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流浪地球》一片在画面设计等方面并不存在文化折扣现象,甚至是出现了文化增值。也就是说,尽管画面设计也是属于文化板块,且具有很浓重的中国文化元素,但想要理解这类产品不需要与创作者有十分相同的文化积淀,这样全球共识型的东西并不会由于文化差异而难以接受,因此不会产生文化折扣,甚至可能被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理解为“奇观”现象,获得比本国更高的文化认同,提高文化价值。

而同为文化产品,但凡上升到思想、价值观层面的东西,例如前文提到的家国观,集体主义精神、落叶归根的故土情怀等,这类思想会因其具有深厚且短期内无法理解的文化底蕴而产生很大的文化折扣,甚至使海外受众出现严重误解。这并不利于中国文化产品的传播,也会对中国形象的塑造产生反作用。

这也提出了一个文化输出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即在面临本质性的巨大差异时,文化产品如何做到既能使国外受众理解,又能保持本国文化的精神内核,怎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本国文化有效输出,让文化产品及价值观得到国际认可?综合《流浪地球》的成功来看,笔者认为可以先通过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和普世价值观输出,让国际认可中国的文化产品,然后再进行中华文化输出,让形式先得到接受,再谈深奥的内容问题。

《流浪地球》在中国乃至海外的成功,让全球看到了中国的大国意识,责任与担当,在传播国家影响力方面,这是一个成功的作品。但本片产生的文化折扣仍不容忽视一部影片要想获得国际认可,必定要有普适议题或价值观。但中华文化的传播也绝不能让步于普世价值观,同时要保障本国文化得以传扬,在内容上,中华文化需要利用“异化”的方法,来保留原汁原味。但在形式上,可以采用“归化”的方法,将文化产品传扬全球,利用形式先行的方法,让海外受众逐渐接受并认同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