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喜欢独处的人,后来自己的生活变成了什么样子?
越来越喜欢独处的人,后来过得越来越放松了。我说的是我自己。
因为当我随着年岁渐长,逐渐更了解我自己的性格后,我谅解自己了。
以前,我会常自责自怨:你一点都不与人多交往,连个同学聚会都懒得参加,你说你这个人能做成什么事儿呢?现在社会讲究什么?资源!链接!整天捧着一本书能当饭吃?同事打牌,打牌你不会;人家玩游戏叫你一起玩,游戏你不会。那你说你会什么?看你一天到晚日理万机的样儿,好像都在做着什么重大的事儿似的,但问题是,你也没做出什么太值得一说的名堂出来啊......
直到后来,当我读了一些心理书籍资料,了解到了很重要的三点:
第一,原来世上三分之一的人属于内向性格,他们不喜欢到走到人多的地方进行社交,这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心理问题,而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社交对他们是一种心理损耗。
内向的人补充能量(精力)的方式是独处、思考,在人多的地方与人交往,就相当于一直在释放能量,是一种损耗;而外向的人只有在人群中,才会变得积极,充满能量,这是他们补充能量(精力)的方式。
第二,性格的内外向与基因有关,基因使得头脑中的神经递质不同,因而产生兴奋的方式不同。
外向的人兴奋的主要神经递质是多巴胺,而内向的人兴奋的主要神经递质是乙酰胆碱。因此他们获取精力的环境不一样。
第三,不可否认外向确实会有一些优势,但是这种优势是相对的,是相对于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和形式而言的。
比如内向的人更能独立思考,办事情也更加谨慎专注,他们更善于倾听等。
所以,现在,我对我的独处更加认可,更加包容自己,因为我知道,这就是我,世间独一无二的我。我不愿勉为其难别人,也不愿别人勉为其难我。
朱德庸说:“我和太太......我们俩几乎总是窝在我们的小世界,一起伸出头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然后缩回来继续过我们的生活。”他说:“我花百分之九十的时间把我的世界弄得丰富有层次。然后我就呆在里面,待够了才出来应付一下外面。”朱德庸五十三岁的时候,发现自己有亚斯伯格症,原谅了以前的自己。
那么,我们内向的人,发现了一个真实的内向的自己后,我们是否能更认可自己,理解自己,做好自己?
我觉得可以的。
我喜欢英语,闲时会经常出来和中外朋友侃侃大山,既是练嘴,也是增长见闻,交流信息,有时候碰到很说得来的,就会觉得这是一种意外的放松与收获。而除此之外,我更多是在我自己的世界里。
我喜欢昆曲,传统诗词,话剧,电影,旅游。有时候和家人出来看看演出,游山玩水。而更多时候是呆在自己的书房里,读书,观影,写文。静静地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被打扰。
这不就是陶渊明想要的生活吗?只不过,人家要开荒种地(当然种地也没有种好,“草盛豆苗稀”,“道狭草木长”)之后,才能过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静适生活。而我,缩在我的书房里,就能够书香盈室,思接万里,无论春夏秋冬,都无车马喧闹,躲进小楼成一统。我对这种生活方式挺喜欢,能自得其乐,不挺好吗?
尽管我有时觉得,如果我能打牌,玩王者荣耀,兴许我能多交几个“朋友”;但兴趣点不在同一频道的“朋友”,多又何益呢?
所以,我觉得:
越来越喜欢独处的人,可能更能经受孤独,享受孤独。
孤独人人有,但如果无法忍受孤独,那就会带来痛苦;如果能经历并享受孤独,那么人就不仅可以消解孤独,并且从孤独中获得深度学习,深入思考,以及某种程度上的自我实现。比如说,一般情况下,文字输出,也就是写作,就会在独立安静的环境里更容易完成。
一人独处还是外向型社交,这两者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并无绝对的界限,也并无高下之分,重点在于,你是否喜欢!
如果你喜欢外向型社交,那么在社交中,你光芒四射,并能从中获益良多,很好。
如果你喜欢独处,还能学有所得,感有所写,将静静的时光过成一种诗意一点的生活,在这样一个压力山大的社会性焦虑环境中,不很好么?
所以,越来越喜欢独处的人,把生活过成了自己越来越喜欢的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