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米
播种
热热闹闹过完小年之后 ,基本也就差不多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了,当气温刚起时就得开始准备一年的耕种。
这时集市上最热闹的地方,当属种子销售点无疑了,那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将整个销售点围了个水泄不通。
“哎,哪个谷种好点哦?”
“哪个谷种亩产量大点哦?”
“我去年种的就是这个,收成还不错。”
“这个米好吃……”
准备好谷种,就得各种忙着播种了,一袋袋包装好的谷种带回家,还得被戳成个筛子一样,千疮百孔的再侵泡进水里——催芽。然后,在水还冰凉时下田,收整出一块供育苗的水田,施以肥料,再将其分为一排一排一米宽左右的谷种育苗床,至于要多长一排,那就看主人家的想法了,不过,我们这南方的多数做法则是按田本身的长度来设置。
几日之后,将侵泡好的谷种分散播种在育苗床,再每间隔一段施以近两指宽的竹块,借用弯曲的竹块再覆盖上一层薄膜,用以保存温度以供谷种生长,然后,坐等谷种发芽成苗了。
栽种
看准时机揭膜,但得巧妙地躲过倒春寒,否则一场天灾或者虫害就得毁了前期的工作,导致秧苗不足,后期收成受损。只要安然的渡过这段时期,就可以拔秧苗开始栽种了,前期育苗工作也就在此画上圆满的句号了。但这期间还得开始整理其他待栽种的水田了,耕田、施肥……
五月正逢劳动节时,秧苗的栽种工作就得开始了。陆陆续续你就能看见一列列绿油油的秧苗立于田里,堆成一团的人,戴着草帽、弯腰驼背地埋首田间劳作;或者肩挑两筐秧苗、或者左右两手不空提着秧苗,穿梭在田埂、水田间;田坎上或者水田中四处丢着歪七扭八的团团秧苗,一株株秧苗再经过农民的手,直挺挺的再立于田间,株与株之间再间隔着一定距离,技术娴熟的农民栽出的秧苗,必是横竖能连成线,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一幅自然的画作。
而这下就没有多少的事了,注意一下防虫害,秧苗栽种也就差不多算完了,就可以坐等收成了。
收谷
南方谷物的栽种和收割真是完全掐准了学生的时间,正好收谷之时,又恰逢了学生放暑假,学生又得参加劳作了。
不过,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庄稼的收割采用了机械化,这样大大的节省了人力、物力,所以就收割谷物这一块来讲,农家学生也得了个便宜,不用陷在田里、手拿镰刀、头戴草帽,手动收割水稻了,也就减少了被秧苗霍霍的机会。不过家长就得费点财力了,好在现在农机收割也不贵,100元/亩,一亩地也不过耗时几分钟,成效倒也明显。而且,每年收割机也不少,每到收谷时节,总是成群结队的从北方来到南方,扎根个半个月左右才会离开,农机收割倒也就显得简便不少,也就深受群众喜爱了。但从谷物收割来讲,这一步倒是简便不少,庄稼人也就少受了几分罪。
晒谷
收谷简便了,晒谷就成了最受罪的事。这一步还得采用最传统的方式——借用太阳的光照。
庄稼人呢!就得把田里收回的一袋袋谷物从田间挑到合适的晾坝,如果两者间隔近倒也还好,如果是间隔远,则需要肩挑一百来斤的谷物,穿梭在田埂、草丛中,上山下坡走得是如履薄冰,却又得下脚坚定有力,好不容易挑到晒坝,又得把它们全部倒出来,散乱得越开越好,同时,还得借助工具将谷物均匀的拨开,让它以最大面积接受阳光的普照。
稍晾晒一会,又得开始筛出里面夹杂的禾苗,仅这一步就得重复地操作2-3次,这样才能保证禾苗最完整的筛出,而翻晒谷物就得重复更多次了,这就完全看光照的强烈程度。
如果光照强烈就得翻晒勤一些,有时还得给谷物分成一列列的,将间隔的空间打扫干净,让有限的地盘换来换去的最大量吸收太阳的光芒。这样谷物才更容易晒干,有利于存储。
所以每年为了这容易储存,为了避免被雨水淋湿,谷物总得被从家到晒坝给反复的挑进挑出多次、在晒坝上被翻来翻去多次。
而每年晒谷最怕的,是遇见雷阵雨,一阵大雨突然而来,抢救不及时会导致一天或几天的晾晒成果作废,所以,幼时逢上晒谷的日子,总也玩不好,老得从电视屋里往外跑,生怕因自己贪看电视,没来得及顾及天气的变化,害谷物抢救不及时而被家人责骂。
但晒谷最惨的,就是晒谷、收谷时遭受谷灰的祸害,导致谷灰和汗水夹杂身上,引得手脚发痒,挠得手脚通红也无济于事,这就很无奈了。
最后,当谷子在嘴里咬来咔嘣脆的时候,就可以动用风车对谷物进行最后的清理了——将谷灰、空壳、饱满的谷子完美分离,谷物终于进仓储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谷物收割的完结,也是一年谷物栽种工作的完结。此后的日子,就是开启吃新米饭的日子咯!
一粒米
从谷子到米粒的过程可就轻松多了,在机械化的普及下,几乎每家人都有了打米机,也就不用再将谷子挑个大老远的去打米了,所以,什么时候谷子晒好了,什么时候就可以准备吃新米饭咯!
通过机器的处理,不一会一粒粒谷子被剥去了外衣,露出了白白的米,但这不是最终的,最终还得经过风车过滤一遍,将米与残留的谷壳进行分离,而这才是最终我们要吃的米,才是吃新米饭最重要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