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釜山行更可怕的,也可能是一群孩子
今天看到一条新闻:
了解真相的我们对这个家庭感到更多的,可能是可怜。父母错误的所谓“教育”,孩子任性而无知的报复心理,以及杨永信模式的魔鬼般的所谓“治疗”。
究竟孩子为什么会变得那么可怕?成人该如何对待孩子?教育要如何进行?
这些年这类悲剧似乎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视野,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在这些问题得以被更多人关注正视,坏在我们同时也发现,这些不是简单的问题,何时能得到解决?不知道,只知道还要很久很久。
前段时间《釜山行》大热,作为新人导演的延尚昊却没有获得韩国青龙电影奖最佳新导演奖,这个奖项最终给了允佳恩,一位新人女性导演。
允佳恩她只是拍了一部孩子的电影,但是没有人可以否认,她的电影,比《釜山行》更值得深思,因为比起假想的丧尸,那些足以引发悲剧的现实问题其实更可怕。
我想她的电影,正是那类忠言逆耳同时也是现在的我们急需听到看到的电影,对于上面那则社会新闻也许会有更多的思考,因此分享给大家。
我们的世界
我们的世界
影片所讲述的,是一个鲜少成为电影主题的地方——孩子的世界。
从头至尾,镜头都聚焦在孩子身上,而成人,不管是老师还是父母,都被弱化到可以无视的地步。换句话说,电影所呈现的,是在没有成人干预的情况下,孩子所能呈现的最自然最本真的状态。
而电影的口吻极其平缓、克制,甚至让人觉得有些乏味。
前面三分之一,是一个新来的插班生与认识的第一个同学,从初见的生疏到自然地成为好朋友。
一起玩一起聊天,一起吃饭睡觉,甚至为好朋友偷文具。
之后的内容,是两个女孩之间的友情从出现裂缝,到相见尴尬,再到形同陌路。
比起《釜山行》,这部电影没有大牌明星,只有几个生疏的小孩面孔,甚至颜值都算不上高。也没有特效和戏剧化的剧本,只有写实得像纪录片的日常。
但就是这样极其平淡甚至乏味的情节,却可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被吸引,产生共鸣。
直到最后两个女孩之间的矛盾爆发,互相动手伤害,互相揭露不想被人知道的事实,电影达到最高潮,也是让人最心塞的时候。
因为你知道,原来孩子的世界,并不如想象中的纯真,而是同样存在恶意、谎言、漠视与无助。
有人戏言这是一对闺蜜的撕逼,儿童版甄嬛传。但似乎每一场撕逼的背后,都有一个悲哀的事实。
在《七月与安生》里是中国女孩在安稳与自由之间的困境。
在这部电影里,从小了说是友谊和孤立。
不管是因为讨厌一个人而去孤立他/她,因为合不来而去孤立他/她,还是因为害怕被孤立而努力地挤进一个圈子去孤立别人,友谊就在这一切之间发生着微妙的改变。
从大了说,则是人心的敏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脆弱。
影片里孩子之间发生的其实都是小事,真的很小,却会轻易地改变关系,改变友谊。那些攀比的东西,家庭背景、经济状况、成绩好坏……在孩子中间可以轻易地割出裂缝,在成人的世界不也是如此吗?
上面提及,这是一部完全站在孩子视角,讲述孩子的故事,但换个角度,影片中所发生的,会不会是父母和教育者(老师)没有承担起该有的角色,没有做好正确的引导所带来的后果?
但是,要怎么做才是有效的干预、正确的引导,如果你都不够了解他们内心的话?
影片中的成人更多的是处于状况外不知情的立场,而且是引发友谊破裂的关键因素之一。这大概就是悲哀的现实,多少与文章开头提及的新闻有些相似的成分。
影片末尾,只留下两个女孩小心翼翼互相试探的眼神,让人不禁想象她们未来的关系。
关于友谊的话题,电影中有一句极其童真的话,却道出了让人哑口的事实。
姐姐:你不是说他又打你了吗?那你得再打回去啊。
弟弟:然浩打我,我再打他,他再打我,那我们什么时候玩啊?
细想一下我们所受的教育,所听到的观点,不正是当年毛爷爷提出的那句口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也许对于尚未成熟的敏感心灵,他们从这个社会所潜移默化吸收的黑暗,比我们想象的更多,而年幼的他们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也许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做错了。
正如网上有人说:孩子的世界比成年人想得要复杂得多,任何讨厌的成年人的品质,不都是在小时候慢慢累积起来的吗?
许多人说,在这部电影里看到了自己的童年。
或许我们所共鸣的,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会一时之间得到解决,但现在我们缺的,正是对这些问题的正视和反思。
希望有一天,国内也会出现更多有这种质量和高度的独立电影。
更希望有一天,悲剧在减少。
最后表达下对小弟弟的喜爱,爱笑的男孩子运气也一定不会差~人和人之间,最痛心的事莫过于在你认为理应获得善意和友谊的地方,却遭受了烦扰和损害。————拉伯雷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