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的刻意练习,给你指引一条明路
今年 8 月份,我加入了一个知识管理主题的微信群,群里面有一位朋友,每天都会分享一篇她在简书上写的文章。我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她竟然没有一天中断的。她的每篇文章的标题很类似,都有一个前辍,写着:XXX 践行第几天。
看着标题,我知道她已经连续日更超过 360 天,每一天这个数字还在增加。有一天我好奇心受不了,点开一篇阅读。在标题下面有一行字,写着作者的名字,后面跟着一条标签:日更达人。这是少数人才有的标签。再往下读文章的内容,读了 1/3 之后,我读不下去了,往下拉了一下,扫了一眼,然后退出了页面。
我再点开这位朋友另外几天写的文章,除了标题类似,我发现内容也类似。一条条的流水帐记录,一条条生硬的道理,这些道理有时是文字列出来,有时是插入的图片,看得出来,大部分图片是网络上现成的,也有一些课程的 PPT 图片。
以我有限的文章排版设计经验,我仍然看得出来这位朋友在列举流水帐文字以及选择图片上是下了功夫的,显然做得很熟悉了,每篇文章基本类似的做法。
连续日更超过 360 天,这是我不得不佩服的。
罢特,这位朋友每天坚持写的文字,却是千篇一律,读起来就像小学生日记。这样做有积累吗?有的,字数上的积累,我刚刚看了一下,差不多有 17 万字了。
我加入一个叫做 007 的写作社群之后,每天都能接触到一些朋友发表的文章,我发现上面这位朋友的事迹并非个例,好些朋友也只是在积累字数,根本看不到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积累。
写作是这个时代自我投资最好的方式。类似这样的话,已经感化了不少人,开始执笔写起来。同时,人类天生的惰性也起来了。
面对惰性,很多人是妥协的,选择活在舒适区,每天或者每周写着类似的流水帐日记,越写越快,越写越烂。
当你从事写作这件事,最忌活在舒适区,每天重复,没有有价值的积累。
美国有一位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他专门研究的领域是:专业特长科学。在专研几十年之后,艾利克森博士惊奇地发现:
不管人们在从事的是哪个行业或者领域,那些取得非凡成就的人,他们提高技能与能力都采用了一种普遍的最有效的方法。
这种方法被艾利克森称为:刻意练习。他还写了一本书《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来传播这种方法。
后来,人们甚至总结出来:对于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中希望提升自己的每个人,刻意练习是黄金标准,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大的学习方法。
写作,也不例外,需要刻意练习才能有所提升。
混沌大学的李善友教授曾经总结过刻意练习的方法,其实就是三步:
1、创建模型
2、刻意练习
3、及时反馈
下面,我们就拿写作这件事来分析一下。
第一步:创建模型
写作需要模型吗?当然需要。
回想一下你在中学时期上过的语文课,老师有没有传授给你一些作文模板?我的语文老师虽然水平一般,但他厉害之处就是给我们介绍了针对各种题材所使用的作文模板。
有了这些模板,我跟班里同学心里顿时淡定了许多。每次考试写作文,套用一个模板,哪怕不太适合当前的主题,也关系不大。
因为模板可以让我们的思维有了框架,知道第一步写什么,第二步再写什么,剩下的就靠自己拿出平时积累的素材,自由发挥了。
回到今天我们要在微信公众号,简书这些平台发表自己的见解,分享自己的经验,也同样是在作文,也同样可以套用模板。
畅销书作者李笑来曾经公开过自己写《七年就是一辈子》的所有文章都是一模一样的套路(模型):
我要说的是什么概念?
这个概念为什么重要?
这个概念普遍被如何误解?
这个概念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儿?
正解这个概念有什么意义?
如何正确使用这个概念?
错误使用这个概念有什么可怕之处?
这个概念与什么其他重要的概念有重要的联系?
著名的商业顾问,润米咨询董事长刘润,也曾分享过他对于写作的心法(模型)。比如,他说写文章需要有价值感 :
任何一篇文章、任何演讲,都在回答三个问题,what,why,how。
你核心讲 what,通常是一个教科书、字典式的东西;
你核心讲 why,很容易讲成心灵鸡汤;
但你讲 how,就很有可能变成一个方法论,变成一个价值感特别强的东西。
看到了吗?
如果你在写作而没有使用一些模型,是很吃亏的。
在写作的刻意练习这条路上,不能第一步就走偏了。
第二步:刻意练习
这一步比较好理解。如果你手上已经知道了一些模型/套路,那就依葫芦画瓢,一步一步写起来嘛。
注意,特别注意,你依照的是模型,而不是内容。如果依照的内容,典型的反面教材就是本文开头写到的那位日更达人的朋友,每天在重复大同小异的流水帐内容,这又是走偏了。
刻意练习正面的教材,跟反面教材一样,也有很多。比如还是李笑来老师,他在《七年就是一辈子》以及《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这些书当中,一直在采用相同的写作套路,来讲清楚一个个的概念,这本身就是在刻意练习嘛,每一篇文章就是一次写作套路的刻意练习。
第三步:及时反馈
这一步是很多人会忽略的。写作是一场刻意练习,既然是在练习,你必然要作出调整;写作也是在修练一项新的技能,既然是新的技能,你必然会从不熟悉走到熟悉;写作也是在设计一份自己的作品,既然是作品,你必然需要获得用户的反馈,获得成就感。
因此,你至少需要两种反馈。
第一种是自我反馈。这种反馈实现的途径其实是回顾。回顾自己所写的文章,看看自己哪里刻意练习了哪个模型。当你写得越多,回顾越多时,你还能总结出自己当前的知识体系,知道整个体系要怎样设计,哪里需要调整补充。
第二种是别人反馈。读者,朋友在阅读你的文章后,给你评论,哪怕是点个赞,转发分享,这些都是别人的反馈。这种反馈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但对你来说,都是正面的。根据读者的反馈,你可以发挥好的,修正不好的。你会生成一种意识:我的作品(文章)也是有用户(读者)的,我要为我的用户负责,把作品持续做好。
著名投资人和互联网专家吴军老师,2006 年写谷歌黑板报的博客来介绍谷歌产品背后的基本技术,他当时并没有完整的写作计划,只打算有时间就写一点,写到哪就算哪。
不料文章发表出来后,很多 IT 行业的读者关注,读者有上百万之多,文章被转载上万次。于是,吴军老师在广大读者的反馈之下,持续写了下来,最终修订变成了一本书广受好评的科普读物《数学之美》。
这充分证实了:读者的及时反馈对于一位作者来说,相当重要。
试想,如果李笑来和刘润老师的文章没有几个读者去反馈,他们也不可能一路走下来,越走越好。
所以,及时反馈,可以让你保持动力,持续地刻意练习。
这样子,刻意练习的三步曲,就形成了一个闭环,可以不断滚动下去。
根据这三步曲,你去做写作的刻意练习,至少不会迷路。
罢特,就算你上路了,一个人走也是相当孤独的。为何不找一群人同行呢?
李善友老师在总结刻意练习方法论时,还提出了三条注意事项:
1、永远不要停留在舒适区
2、学以致用才是有效学习
3、请教练或导师很有帮助
第一条,永远不要停留在舒适区,就是跟天生的惰性对抗。这种对抗,一个人面对时,是很容易失败的。
如果你曾经在一个长假期里一个人独处,想着学习一个什么技能,结果百般无聊,最后变成了整天整夜看电视剧,怎么舒服怎么来。这样子,你的对抗就是失败了。
怎样摆脱舒适区呢?很简单呀,尽量不要一个人独处,特别是你在做刻意练习的时候,你应该找一群人一起做练习。
第二条,学以致用才是有效学习,关键在于用。很多人学了很多模型、套路、方法论,结果没有用起来,这种光是学习其实是在浪费时间嘛。
第三条,请教练或导师很有帮助。回到刻意练习那三步曲,从第一步创建模型,到刻意练习的依葫芦画瓢,再到及时反馈,其实会有很多坑。比如,有些人不知道模型,有些人依葫芦画瓢时走偏了,有些人在获取及时反馈时没有了方法。找到有经验的过来人帮助人避开这些坑,很有帮助。
那么,对于写作这件事,如果你要开始刻意练习,能否找到一群人,一起用模型写起来,中间还有教练帮助避坑呢?
你知道答案是肯定的。
2018 年10 月初,我跟几位朋友一起启动了一个项目,叫做《写作系统特训营》,帮助写作爱好者以正确的姿势走在刻意练习这条大路上。
根据刻意练习的三步曲和三条注意事项,我们在《写作系统特训营》里,设置了三个功能模块。
第一模块:视频教程
视频课程由 7 万多字的逐字稿转化而来。在视频教程里,我们精心制作了幻灯片与操作演示,目的是用视频语音+图文展示的配合方式,把整套写作系统的理念、工具与方法全面呈现出来。以下是视频教程的大纲:
从环境搭建,到高效的输入与输出,再到如何有效地应用写作系统来创作知识库,最终收获复利,都作出了详细的讲解。
在写作系统的「高效输出」部分,我们重点介绍了几个威力巨大的写作框架,比如万能的「见感思行」写作框架,最小故事创作模型,口语化写作框架以及读书笔记写作框架。
这些思维框架,就是刻意练习三步曲里的第一步:创建模型,实际上我们已经帮你创建好了,你随便掌握一个,就能够轻松快速写起来。
当然,我们的目标是让你全部掌握,跃迁为全能型创作者。
第二模块:践行环境场
经过大量课程学习之后,我们深刻知道光是听讲很难学会科学系统的东西,所以我们精心设计了这个践行环境场,它是特训营的主战场,它包括了线上的知识星球与微信社群,以及线下的分布式社群。
社群里有资深的写作系统使用者作为助教,在你身边手把手教授,解决你的个性化问题,只为了帮助你完全掌握写作系统,真正把它运用起来。
这个环境场,就是为你提供一群同行者,为你提供及时反馈,环境场里的教练就是帮助你避坑的。
第三模块:游戏化日更挑战赛
为了帮助你通过刻意练习跃迁成为全能型的创作者,在我们在传授给你一套写作系统之后,还想方设法鼓励你激励你持续写作,所以设计了一套游戏。
游戏规则如下:
每天发表一张知识卡片或一篇文章,完成转发打卡,将获得以下奖学金:
累计打卡 365 天,获得《写作系统特训营》双倍学费返还;
连续打卡 100 天,获得 1000 元奖学金;
连续打卡 200 天,获得 3000 元奖学金;
连续打卡 365 天,获得 5000 元奖学金,受邀成为源泉特区项目合伙人;
连续打卡 1000 天,获得 100000 元奖学金,受邀成为源泉特区终身合作伙伴。
备注:1、详细规则在课程里说明;2、源泉特区是一个致力于让知识产生复利的新型社区。
这个日更挑战赛,就是要拉着你走出舒适区,影响你把模型用起来,做到学以致用。
如果你仔细阅读了以上内容,你会发现这个《写作系统特训营》,不仅是一套系统科学的课程,还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环境场,更是一个可以持续做下去的项目,这个项目不仅可以帮助你养成一个持续日更的优秀习惯,还能让你获得丰厚的奖学金。
至少,你可以用行动赚回学费
为期一个月的《写作系统特训营》第一期已经顺利结营,你可以在这里了解到第一期特训营的盛况。
第二期特训营将在 2018 年 11 月 15 日正式开营。
2018 年 11 月 5 日 - 2018 年 11 月 15 日,第二期《写作系统特训营》报名阶段,费用 299 元/人;
如有任何疑问,请添加特训营客服【小思思】微信:jiangansixing
本文的写作,我采用了《写作系统特训营》里传授的方法,如果你也感兴趣,可以扫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