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琐记
我的状态
新冠肺炎来了,我一个人呆在家里。一开始的时候我是憧憬着自己一个人料理生活的。那么多年了,我依然改不掉自己龌龊的生活习惯。但是调整生活习惯的同时,又会给自己找无数的理由。抱怨,抱怨,自怜自哀,这些都是让人深入苦恼的源头。很多时候,说出来的理由并不是真正的理由。就比如说,我连续很久都没有做作业,没有学习,没有学习状态。但其实实际上我是松懈了,我就着父母说要爱护身体,仗着一切混混乱乱,浑水摸鱼。
目的与分散
这让我发现了一点,在规则不明确,目的不鲜明的情况下我便乱了阵脚,丧失了做下去的决心。在做事情前我通常习惯按着惯性和计划走。可是,显然,我的目的应当是更加远大的,在混乱或者不混乱之中都不应该妥协。
那该如何让我在混乱之中依然保持动力呢?虽然相信上帝让我不至于自我消沉,但是仅此一点依然不能立即让我看见前方的道路。因此我需要思考。
我认为我过分在意目的性了。而且过于的极端。要么完全分散,要么永远在意目的。目的的达成,计划的行走都是需要完全的稳定。但是一直追求完全的稳定就陷入了偏执。过分偏执就失去了过程快乐。失去了快乐就对目的产生了怀疑和动摇,又走入了完全分散状态。另外,计划养成思维定势,有的时候我们是在为做paper而做 paper。就像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操劳而操劳的人,仿佛在向着计划前进,但却是非常低效率的。因为脑子都没动。这样看来,宏观的目的是需要的,方便我们分析,但计划和施行是需要不断改善的。它需要时刻在脑子里,并要昼夜思考具体的执行。
在计划之前,不如先做。做了再计划,再做。目的性不能被忘却,抛掷脑后。但现今计划却不是达到目的的唯一道路。目的的达成也不能成为偏执。比如想要三年之内达到目的,若觉得达不到就放弃,便愚昧了。时限不能成为目的本身的属性,只有当知道目的已经超过时限,并且真的除了消耗便毫无作用,那就该放弃了。但要清楚什么是借口,什么是客观因素。实践吧,实践。自己要干的事情最后还是落实到了实践。我在写这篇文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因为我拖拖拉拉,心性不定。如何改变,如何改变?做,看,记录反省。目的在于规划总结计入大脑。现在总结下来,最实质的就是,常常发问,我现在在干什么,在做什么,我要达成什么。这样便保持了短期目的和长期目的的一致性。看到问题便马上去解决,解决高过计划,这就是执行力。计划相伴解决,使得解决的事物有一定长久性,增加定力。
这下清晰多了。解决,解决,解决,和目的有着不同的感觉。目的是固定态,解决却有一定的抽象性。目的适合长期,解决适合短期。靠着解决的思想去走会更加高效。
物理学习的快乐
对于物理的学习如果没有带来快乐而满是负担的话,真的不如不学。我在这里看见的一些人让我备受鼓舞。他们是真心快乐地在学习着。就比如说,上学期我们在做三级管实验的时候,看到钨丝发光的时候,那种惊喜和快乐感,是非常原始而又快乐的成就感和感叹世界真奇妙的美好情绪相结合的。再比如我的theory partner,她在做chaotic pendulum的课题的时候,抱着教科书兴奋的说我很interested,我们一定可以做的很好的时候,这是一种欣欣向荣的容貌。我遇见的pass partner,在遇到不会的难题的时候,会说,诶,那我们推导一下,想一下呗。又譬如说,经常被我挖苦讽刺的第一届不靠谱lab partner,我可能欣赏他的一点就是那种快乐轻松的感觉。要记住,对好奇心的向往,和炽热之心是学习物理的基石。如果丧失了这点,变成负担,变成应付考试,逃避社会,不如回家种地来的香。对理科生那种极度理性的刻板印象是极其愚昧而不大众化的。快乐永远是探索的基石。
我的脾性
我体内其实有一种暴躁,极为没有耐心,固执,喜爱论断人的一面。很多的时候我都在用理智来掩饰或者压抑我的血气。外人甚至曾经的我爸妈都认为我是个随和、脾气好的人。那是因为我知道,我若显露出来别人必定不喜欢我,因为我也不喜欢这样的人。这也能显示出我对他人评价的敏感。其次,我的确不会在琐碎的小事上较真。理智中这也不符合天生的性情。而和我接近的人就会知道,我有的时候会很喜欢争辩,不仅非常固执己见,还喜欢操控别人的情绪。好处是,这带给我大开大合,粗旷的一面,并使我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然而,在做物理的时候,我容易放弃,不注重细节,缺乏自己去解决问题的耐心,而依赖别人。无法在房间里独处,而是依赖图书馆,因为我会感到自己脑子里的烦躁,外界的一些声音会让我脑子里的声音轻一点。但若认真的时候,眼神就会显露犀利,争强好胜。这是我自小到大对社会形成的后天防护反应,也是由于强烈的不安全感造成的。我依然会想到老师不停的贬低我,我的书包被踢来踢去的场景,很多人说我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想要离开这个讨厌的环境就要靠自己努力”等等的管教。我曾长时间感到孤独,自认为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我会担心我的成果而感到焦躁,会有平时想要逃避,最后像个工作狂魔保持极度不健康的生活模式。当一次次,成果拿到的时候,我又会担心。我感受到这种依赖他人,靠攻击性发泄情绪给我带来了瓶颈和束缚感。这样的情绪不能带我走远。
但这是我的天性吗?不是。不让我感到平安的就不是我的天性。
我一直都在期待一个足够时间可以让我独自面对这一切。物理和新冠肺炎是我的良药。在英国,我见到了很多随和的物理生。他们不会画红灯,乐观,不轻易论断人。这样才是健康,理性,持久的生活态度。我不仅仅要从外学,我更重要的是向内学。快乐和轻松便会相伴着我。这个思想惯性终究要自己击溃,理性智慧才会生根发芽,我便不用再那么紧张了,这样的话人便会细致起来。
五月18日 12点
信仰的思考
宗教是一个需要一定非现实的想象力的。有人说宗教是需要感性的。没有哪个正常社会人没有感性。有人说我要放弃事业,时时刻刻学习圣经,放弃其他的一切。有的教会会声嘶力竭,感动万分。包括教会中的兄弟姐妹们,有的时候会有一种为了创造气氛和谐,和谐而快乐,心生感叹。但是,光靠第六感可能带来的并不是真理,而是被自身血性所引导。那个声音并不是来自于神,乃是来自于自己的血性。人是软弱的,是喜欢链选对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去相信的,由于人并非全知全能,因此这个问题基本用目前的眼光看无法解决。但是我们要自觉谦卑,不能凭着自己的感化和幻想去行事,有虔诚的心是好的。祷告会和教会活动使得我们团结在一起,就像身体各处相连。然而,如果只是走形式上的事情,大家说说笑笑,玩玩闹闹,就反倒互相拖累,脱离了轨道。信仰应当在心中做功,内心恒久忍耐,而不是追求眼前的喜怒哀乐。如果为了参加祷告会,参加教会,参加团契来证明自己,对外炫耀,便是毫无意义和虚伪的事情。宗教如若虚伪,那就是个宗教而非信仰。如果只疲惫行事,赶会场,而没有思考和真诚的分享,那便会慢慢远离。如若如此,不如自己休息思考。
抄写的功能
我承认部分的重复是必要的,是为了让人养成习惯,成为身体的应急反应。但这就是重复抄写唯一的目的了。如果不断的重复和抄写已经使人倍感疲惫,其中达到的功效已经与劳苦不成比例,便为繁琐,这就需要进行改进。抄写并非毫无意义,要去抄写能后期翻阅储存、阅读的东西,时间有限,要保持简约却有可读性。按照现在来讲。由于笔记全都上传在blackboard上,笔记的记录并没有必要性,而思考的过程是有必要记录的。反复思考,思考过程是需要记录在案的。没有整理的东西,就缺乏实用性。实体的纸件过于冗长,不方便存放、反复查阅,便会被丢弃,所以要整理在电脑上,保持整洁,定期上传,才有意义。记录避免的是不必要的重复。同样的问题,我若想回忆只需要过目一遍就可以了。平时把东西日常总结和思考,也要锻炼重在解决事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