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林人词鉴赏中国诗词大会中国古体诗词

沐林人词鉴赏 今日原创读诵 惜红衣 闻讯

2019-10-11  本文已影响0人  bf00f6b37376

惜红衣 闻讯

  日暮山深,枯黄草野,渐觉春静。几树杨梅,青青果枝挺。急风远讯,惊落了,滇西银杏。心映,忧虑故人,但闻京华幸。

  涟光断定,波动十方,夕阳怎催醒?红衣不忘酒令,醉翁顶。去年旧书今在,记自己情难请。莫负君恩义,当待汝归来庆。

20150420 0:42

就从这一首开始吧。到今天还有之前的五十八首沐林人的词作尚未撰写相应的赏鉴文。这些词,都需要从普通读者的视角去赏读,十分考量视角和功力。

当然,也曾有大智慧的读者指出,沐林人词是不需要解读的,因为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些已经心有灵犀的读者,觉得甚至同一首词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心境之下,经历了不一样的历程之后再来赏读,都会有可能读出不一样的韵味。说现在这一解读,不就固化了思维了?

其实,这样的担心大可不必,小编阿玛的影响能量确实没有这么巨大。这里的文字完全就是抛砖引玉的家什,虽说也确实算是头上加头,多为赘物,但正好可以引发出更多的思考、更新的解读、更深的体悟不是?

毕竟不是每一位菩萨都能如迦叶尊者,都能有读透如来心念的绝顶功夫,都能留下拈花一笑旷世传奇的,对吧?

闲言少说,那就开始吧。

这是暮春时节的作品,配照是昆明晋宁一处山庄的一角荒草。

春虽然到了,但大规模的雨水还没有来,于是便见“日暮山深,枯黄草野,渐觉春静。

与野草枯黄同期静静演进的是,树上的杨梅已经在默默地珠胎暗结。还是春的季节,各色青果却早就坚挺在枝头了。“几树杨梅,青青果枝挺。

这一枯一荣的情景对照,既是对当下现实的描写,又暗暗地隐喻了对一件词人十分关注的事态进展目前结局尚不确定的忐忑心态。

紧接着,显然是有讯息传来了。“急风远讯,惊落了,滇西银杏。”这“滇西银杏”的“惊落”显然是一个象征了。因为这个季节,银杏是早就没有了的,那为何又是“滇西银杏”呢?显然与在滇西著名的银杏村发生过的往事有点关联。

之所以如此写来,是因为惊闻讯息后心情纠结,对“故人”的担忧油然而生。

立马多方打探,再下一步词写道, “心映,忧虑故人”,这心情的跌宕起伏,不但在前面对景的描写中祭出了矛盾对立的景象,后面的遣词,更用“”、“”、“”、“忧虑”等系列词语,一个紧接一个地逼出了步步惊心的紧张情绪。

好在尚有消息传来,“但闻京华幸。”这样一来,紧悬着的心才略略地放松了一些。

就这样,词的上片就像是一部悬疑片,从静置的场景,旋入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矛盾旋涡。

故事仍在继续。

消息接消息,一块投入波心的石头荡起了强烈的涟漪。当“涟光断定”,事态已经“波动十方”,这时候想要力挽狂澜,再图改变,其难度之大想来是显而易见的。

词用“夕阳怎催醒?”作了形容和比喻。这也是对词的上片中写下的一系列的催马急讯作出了回应。

读得出来,不论事情的结果是如何,对故人的关心总是切切重切切的。这不,“红衣不忘酒令,醉翁顶。”虽并非故人的添香红袖,却总是相知故交。当年酒的豪放令人难忘,尤其是“去年旧书今在,记自己情难请。”故人手书犹存,可见,情谊必定是源远流长的。

无论事态如何发展,对有恩有义遥远故人的情谊必定是不可负的。现如今,既然事态尘埃已初定,那就静候音讯,期盼故人顺利吧。“莫负君恩义,当待汝归来庆。”期望着再一次共饮相庆的那一刻早日到来。

整首词,用对现实场景的描画,用“心映”,用“忧虑”,用“旧书”、用“酒令”,用对欢庆的期待,将对故人深深关切的情感生动地刻画了出来,其情其景跃然纸上,无不令人动容。

这词,通过对一位故交所遇突变的记叙,将人生世间情浓的关切心情表达得丝丝入扣,入木三分。具体地是哪一位故交,哪一件事体,在读词诵词的当下已经不重要了。当然,小编能剧透的,只能说是和故交故人有关,词里本来就是这么说的嘛。至于细节么,俺不说、不说,就是不说。

读词,关键是在感受词的独特意境、结构、笔法、词句、文韵,是在读词作者心底的感触。只要我们能与词句所表达出来的情愫产生强烈的共鸣,这审美的过程也就达成了。

这首《惜红衣 闻讯》,所表达出来的对故人的关心,真的是蛮细腻深切的。

(阿玛书于20170331)

惜红衣 闻讯

  日暮山深,枯黄草野,渐觉春静。几树杨梅,青青果枝挺。急风远讯,惊落了,滇西银杏。心映,忧虑故人,但闻京华幸。

  涟光断定,波动十方,夕阳怎催醒?红衣不忘酒令,醉翁顶。去年旧书今在,记自己情难请。莫负君恩义,当待汝归来庆。

查询 沐林人词鉴赏原创 关注

或者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并关注

即可自动收阅原创沐林人词

共享美好时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