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 珍惜当下生活,宽容对待一切
杂谈之
珍惜当下生活,宽容对待一切
早晨在办公室沙发上阅读,读到一则家庭生活琐事,读着有些感动。
摘录几段原文:
看到老公夹起一根青菜,又是习惯性地抖了一下,才就着自己的饭碗吃掉。“毛病”我白了他一眼说。
他不再夹第二口菜,闷着头喝粥,吃馒头。那个早上他就只吃了那一根青菜,煎蛋也不肯尝一口。
吃完早餐他出去了,我心里非常难过,开始检讨自己——
我为什么要锲而不舍挑他毛病?在一起二十来年了,他这抖菜的习惯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为什么以前我没有发现过?为什么发现了之后就不能容忍?
读到这里,我被感动了。不是这个故事写得出彩让我感动,也不是讲的道理深刻得让我反复思考,而是作者事后的自责与反思让我感动。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太多了,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岗上线的批评别人,苛责别人,吵得不可开交,闹得整个家庭都鸡飞狗上天的不得安宁,甚至于最终导致家庭破裂。
在一个家庭中,常年累月的生活在一起,锅碗瓢盆不碰在一起是不可能的。导致各种对战的关键不在事件本身,而在事情发生后对战双方对事件的处理态度。
我感动是因为生活中我也常有这样的现象。因为一个菜盐放多了而指责对方,因为一个菜烧过了而拒绝去吃,因为一锅粥熬糊了而责怪对方,搞得双方情绪整天都不好,有时候还会吵起来,甚至于翻出陈年老醋来吵。
我们的争吵大多源于生活琐事。有时是因为情绪不好而苛责对方,有时是因为工作不顺而牢骚满腹,有时是因为生活压力排泄释放得不合时宜,有时是因为对发生在身边事件的观点不同所致,更多的是对孩子教育的思想理念不同而激发。
结果只有一个,争吵。争吵之后是冷战,或几小时,或一整天,或几天。在这个阶段,谁都不理睬谁,谁都悄悄地做各自的事,谁都不愿意提。同在一个屋檐下,又不是触动底线原则的大事,想一想很不值得,不能一直就这样相处下去,总得找个下去的台阶。
在小心翼翼的相处中,慢慢收敛自己的锋芒,缩回张牙舞爪戳出去的刺,默默地整理打扫一下房间,洗几件双方的衣服,精心地做一餐双方喜欢的饭菜,自然而然地打破沉默,换个话题交流沟通,最终消除尴尬,继续搅在一起生活。
慢慢地发现,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共同为生活奔波忙碌,共同抗争命运的劫难,我们所争吵的那些琐事根本算不了什么,最多不过是两只好斗的动物隔着靴子挠了下痒痒。
正如作者题目所说,有些毛病不改也罢,无伤感情,无伤底线原则。我深深地感觉到,有时候企图改变身边亲人的一些小毛病,就是一种毛病。回头看看这些小毛病,根本不是什么问题,而是我自己严于苛责他人了。
回忆过往,我们总是严苛的要求身边亲近的人,却宽容的对待整个世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能够影响身边亲近的人,借一些堂而皇之的理由企图改变对方,却无法改变生命里遇到的任何一个过客,更无法影响和改变世界。归根结底,是我们过于看重自己而忽视他人存在了,是我们夸大了自己的作用而无视他人的价值了。
感动于作者的反思与自责,我想我会更珍惜当下的生活,更珍惜大家在一起的时光。放下陈见,宽容对待世界的同时,宽容地对待身边的人,更宽容地对待亲近的人,宽容对待一切。
2020年05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