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四世同堂(七)

2021-01-11  本文已影响0人  鸿蒙沐阳

在战争中偷生也需要源源不断的食物供给,才能保证身体的正常运作。但是,无法避免的饥荒又为爱和平的北平人制造了一个大难题。在第三部《饥荒》中,战争一直持续着,三五年间北平“失去了它最好的工人与生产,而只得到饥荒”。

一向靠着城外供给粮食蔬菜的北平城里,如今连面粉也买不到。没有面粉,点心铺停了炉,卖烧饼的、卖粥的、卖烫面饺的、卖馄饨的也都歇了工,炮火中的白面比海参鱼翅还珍贵难得。

日本人在北平一直施行所谓的“德政”,物价没有涨,但是北平人即使有钱也买不到白米白面,而只能吃日本人配给的“共和面”——“三四十种猫不闻狗不舔的废物混合成的东西”,食不果腹,与太平年月的丰衣足食形成巨大反差。

物极必反,穷则思变。“人到了挨饿的时候就会拼命的”,反正都是一死,胡同的居民都在饥荒的黑影里寻找出路,以祁瑞宣为代表的北平人开始反思、修正自己的行为,用积极的行动来反抗侵略,保卫家园,他们在饥荒中积极争取胜利。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战况有所转折,老舍向我们讲述着日本人的“朋友们”落魄了——冠晓荷没饭吃了,瑞丰、大赤包、蓝东阳这些为日本人服务的“好人”也只有死路一条,一步步走向失败和毁灭的深渊。

待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