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虚实实
2019-11-28 本文已影响0人
小轩成大轩
和熊逸老师了解唐诗,经常有开脑洞的感觉,很感兴趣。
学唐诗、学经典,应该是偏感性。
理性的经济学、数学会告知很多生活问题的原理内幕,感觉比较乏味。
熊毅老师的唐诗学起来很有趣,其中很多道理一样可以指导做人做事。
这一单元讲的是唐诗价值论,有一个词--文质彬彬,原来这么富含深意。
我想到了做人做事,如果能做到虚虚实实,恰到好处,那么社交中会做到游刃有余,别人也会感觉比较舒服。
比如,说话不能太实在,要给人留余地,刨根问底,咄咄逼人,缺乏趣味。
该说的说,该停就停,修炼好了,会有不错的人际关系。
以前觉得人不能太虚,带着面具多累,让人感觉也不真诚。
其实不该说话的时候,插科打诨也不叫滑头,只要心里是想着大家都好的方向,表面的做法,可以稍加修饰。
甚至不想虚伪的时候,不必讲话就好,没必要一直左右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