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散文想法

断舍离

2020-05-16  本文已影响0人  孙虎虎

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东西,脱离对物品的执着。这就是断舍离。断行,舍行,离行,这是佛学瑜伽中的概念,佛祖一直让我们放下对物品的执念。人赤条条来,赤条条去,什么也带不走,对物品的过分执着本身就是虚妄。

整理物品时不要考虑它还能不能用,要以自己为中心,考虑自己需不需要,并且把时间轴放到现在,考虑自己现在需不需要,才能真正践行断舍离。最终要让“需要、合适、舒服”的东西代替“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这样才能让自己从杂物的泥潭中解脱出来,时刻保持神清气爽。

表面是对物品而言,其实是对心性的修炼。周围的物品是我们心的影子,整理物品是整理心情的工具。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又能带来心灵上的转变,进而带动思想的转变,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行动是中间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断舍离是一种动禅。

对物品践行断舍离,久而久之,对自己的过去,那些令自己心酸纠结的回忆,也就能果断的断舍离。

德国诗人、哲学家歌德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类最大的罪是不快活。”这是从源头而言,快活的人不会心心念念的去犯罪,不快活的人无处发泄,才会选择去犯罪。所以让人快乐是解决问题的终极办法。断舍离的践行能让人从杂物带来的坏情绪中解脱出来,给了我们一条简单的快乐的途径。 

丰富杂乱的物质会蒙蔽人的心智,让精神陷于一种混沌和迷乱之中。践行断舍离,人们在避免囤积物品的同时,对物质的欲望也就淡薄了,相反,精神世界就会渐渐丰盈起来。

断舍离还有一层内涵,就是马上行动,从简单的开始、从小的方面开始,只要行动,不要拖延。比如我们约了一个朋友吃饭,第一次你因为有事不能去了,给朋友打电话请求原谅,并约定下周吃饭;到了第二周你又因为有事不能去了,给朋友打电话请求原谅,并约定再下周吃饭;到了第三周你还是没能去成,又给朋友打电话……你的朋友第一次也许很痛快就原谅你了,第二次应该会有点恼火,第三次之后应该就想从此再不理你了。如果你站在你朋友的角度会怎么想?拖延症就是让我们对自己的信任感一点点消失殆尽。马上行动才是解决拖延症的最有效的办法,哪怕从很小的方面入手,哪怕收效甚微,只要去做,就能让我们的心从负罪的泥沼中解脱出来。有拖延症的人,他们的心很累。

还有些事情是我们不喜欢的、注定完不成的,一次次的拖延只能使我们深陷无边无际的痛苦与自责,这个时候就应该果断的舍弃,与自己和解,毁灭证据,将自己”无罪释放”。心中放下之后,就彻底得到了解脱。比如你写了五年也没有写完的论文,比如在角落里堆了七年的外语书……只有从心底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我们的生活才能无限趋于完美。

断舍离就是要教我们“活在当下,立即行动”这样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把握住命运中自己能够掌控的那一部分,积极争取,养成良好习惯,其他的就交给“成事在天”了。

用书中最后一段话结束这篇文章:“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是虚幻的,我们的心也是不断变化的。尽情享受与物品难能可贵的短暂相遇,这一定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幸福本身。当缘尽了,就潇洒的放手。不仅对物品,对一切的一切都能做到这样,这就是断舍离的愿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