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君子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1]
而在我看来,《论语》很大程度上在讲一个问题:何为君子。其中的政治、哲学等内容,都是君子这种形象的衍生品,即一个君子应该怎么做、怎么想。
孔子认为,要成为真正的君子,首先需要坚强的意志和信念,“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为什么需要这样的意志?因为不仅是对于君子而言,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生活中总是充满着坎坷和打击,而君子之所以成为一种理想的形象,因为他可以做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在面对挑战时,他能坦然接受,面对挫折,他能矢志不移。这种君子精神,对后世志士仁人的人格塑造,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于谦《石灰吟》所言:“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郑板桥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就是对孔子所倡导的君子信念的异代同调,一脉相承。
君子之所以能有坚定的信念与意志,是因为他明白自己担负着传承文化,接续文脉的光荣责任,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孟子云:“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或许,会遭受挫折,或许,会承受苦难,但是,有着如此宏大的使命,个人的坎坷又何足挂齿?换言之,君子的一生,必然是一种 “理想照进现实”的一生,无论身处何地,他的信念都能得到理想和使命的支撑。
当然,君子作为一种理想的形象,并会因为自己背负着巨大的使命而自以为是,自我膨胀。对于君子,他既坚持原则,明确立场,又杜绝固执,反对僵化,所谓“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从不凭空揣测,决不绝对肯定,从不拘泥固执,决不自以为是。而如何做到这些?首先,君子可以欣赏他人身上的优点,“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时,他又会看到自己的不足:“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并且,君子无时无刻不展望未来,“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于是,坚定的立场与博采兼容并不矛盾,也从不矛盾,坚持信念与择善而从并不对立。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君子才能不断实现精神超越,完成文化使命。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使命完成始终伴随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君子反对坐而论道,主张及时付诸行动,所谓“与其托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从这个意义上讲,“勤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乃是千古不易的道理。
或许,君子之道在践行中也会生出“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的绝望感,但“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终究,“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如此,方为君子。
[1] 摘选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