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通史》

2025-10-13  本文已影响0人  琳隆

《中国通史》读到战国了。讲真,过去,就凭我那仅有的一点历史知识,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知道得太少太少,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什么从公元前478年到公元222年,称为战国,这些更不知道的。好在后来读了一点这方面的书,稍微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缺。

当然,要讲战国,不能避开的就是三家(韩、赵、魏)分晋。这个在我今年读的一套大部头《大秦帝国》里也有讲到,虽然这是一部小说,但主体是不会变的。比如刚才讲到了三家分晋,还有秦国灭六国,长平之战等,只是在细节部分作了一些艺术处理。

手里这本《中国通史》当然不能和小说比,一个属于正史类,一个是文学小说类,没有可比性。但就其在战国时期的主要事件和人物都是差不多的。

所以,我们在读这两本书的时候,没有必要将它们比来比去。想要读得轻松一点就去《大秦帝国》,对于真正的历史就读《中国通史》。我也常常鼓励孩子读这本书,因为这本书里涉及到的知识点,将来也会在考试时出现。

这部《中国通史》里面的历史事件讲得很简单,毕竟是通史嘛。想要真正了解历史,还得读其它书籍,不过对于像我这样对历史了解得少的人还是可以了。

比如书里讲到秦孝公用商鞅变法,然后与魏国相争,大败魏国;秦人取得上党郡,白起伐楚,用火烧楚国先王们的陵墓;韩国上党失守,不愿归属秦地,转投赵国,这才有了白起伐赵,然后坑杀四十万降卒,这两本书都有讲到。

所以,不管是小说还是历史书在某个时期的历史事件都是不会变的,只不过小说会作一些艺术处理。

我这次买的《通史》是布艺封面刷边版,以前基本没买过刷边的书,这两次买的书都是刷边版的。

还别说,不仅内容好,而且就书本身的颜值也高,看着就很养眼。这和人差不多,漂亮和帅的,都会多看两眼。人嘛,都喜欢美好的事物,书也不例外。

对于读书,我有时候会进行分类读,比如我前两年一般读的都是致用类的书,今年关于历史的书会多一些。

以前,我总是对历史书避之,是因为它记忆的东西太多,感觉自己的脑子不够用,所以读一些轻松一点书。就比如,尽管手里的这本《通史》,虽然写得比较简单,但它是从上古时期一直会写到民国时间,涉及的内容较多,当然就不可能写得那么详细。

通史嘛,当然就不可能与专门讲某个时期的历史相比。比如专门讲东晋门阀历史,你就去读田余庆教授的《东晋门阀政治》,还有了解整个唐朝或宋朝历史,就去读二十四史,里面有更为详细的讲解。

所谓通史就是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史实的史书,从字面就能理解其中的不同了。

所以,尽管战国那段时期里事件那么多,这本书也只用了一个小节来讲。但,不影响阅读和了解整个历史事件。

这本书还没有读多少,后面怎么样,还不知道,等读到那里了再揭晓。明天继续讲关于这本书的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