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2021-06-07  本文已影响0人  李菁_126班9509

知识是拿来用的。

听完了一期启发俱乐部,我对知识是拿来用的,这一句话又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

如果你学会了某个知识,而你不把它拿来用的话,那它仅仅是知识而已,不可能作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可能真正的变成你的东西。

就好比你有了一辆自行车,但你从来不去骑它,那对你来讲,不会骑,你还是没有真正拥有它 。

而更深一步的理解是:

道理的主人,不是发明这个道理的人,而是使用这个道理的人。

古往今来我们有很多的听过的道理,而且自相矛盾。

有句话说胜者为王败者寇,还有句话不以成功论英雄;

兔子不吃窝边草,近水楼台先得月。

那这些自相矛盾的道理,我们怎么觉得它还都挺合理的呢?这些道理在讲述的过程中,它是具有场景的。

具体到那个场景下,说出这番道理。而具体的场景被丢弃了,留下的就是道理了。而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看上去非常的矛盾。

道理本身只是道理的一半,还有一半,是它当时解决的那个问题。

举个例子:电脑键盘,咱们天天都用吧?但是你想过没有,键盘上的那些字母,为什么是这么排列的呢?它的第一行字母,为什么是QWERTY,乱排一气,而不是ABCDEF?

不要相信:这是符合什么“人体工程学”的安排。有统计,大约有57%的打字工作是由左手完成的。但是我们90%的人都是右撇子啊。还有那个字母A,元音字母啊,常用字母啊,放在左手小拇指上。还有J和K,右手最顺手的两个位置,J和K,算什么常用字母?这是哪门子人体工学?

最根本的原因来自刚开始的老式打字机,

老式打字机的主体部分是一个键盘,然后每个字母键的下面连一个杆儿。你一按这个键,就驱动一根小棍弹出去,打到前面的纸上。

当时发明键盘的人叫肖尔斯,一个美国人。他一开始设计的键盘就是按ABCDE排的,但很快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如果相邻两个键几乎同时按下去,会有相邻两个棍弹出去,它们很容易卡在一起,这就麻烦了。

所以肖尔斯就把经常用到的那些字母,在键盘上分开了,分成了我们现在用的QWERTY布局。就这么简单。

后来技术改进了,没有卡在一起这个问题了,但是键盘本身的排列格局却定下来了。

你看这是一个常见的现象:解决方案留下来了,但是它解决的那个问题却常常被遗忘了。

所以,经常有人抱怨鸡汤不解决问题,但这其实不是鸡汤的错。是我们把里面的鸡扔掉了。

每一句有名气的鸡汤,在历史上都曾经是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

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我们看到的所有现象,都曾经解决过一个问题,但是现在的我们,往往只能看到那个现象,却不知道那个问题了。

那现在我们学到那个知识,我们怎么把它用回去呢?就要回归到当时的场景,看看它究竟是怎么提出来的,要对它进行还原,这便是我的想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