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短路径算法的Dijkstra算法——python实现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算法是为解决最短路径算法的Dijkstra算法(简称D算法),这是一个解决从点到点之间最短路径的问题,看下面这张图:
这里,我们想要得出节点a(节点1)到节点b(节点5)的最短路径,就是怎么走可以使得权重值的和最小,每一条边都有一个权重。
今天我们介绍的D算法就是解决这类问题的,这是一种贪心算法,每次只取权重和最小的点,通过不断加入节点,来更新源节点a到各个节点的最短路径,直到所有节点遍历完。
算法步骤:
1、定义,遍历过的节点集合为S,集合U为其余节点(即未遍历)。初始时,S只包含源点v,即S={v},v的距离为0。U包含除v外的其他顶点,即:U={其余顶点}。若v与U中顶点u有边,则正常有权值,若u不是v的出边邻接点,则权值为∞。
注:这里集合S、U,是为了判断哪些节点已经遍历过,如果U为空了,就不继续执行。
2、从集合U中选取一个距离v最小的顶点k,把k加入到S中。
3、以k为新考虑的中间点,修改v到U中各顶点的距离;若从源点v到顶点w的距离(经过顶点k)比原来距离(不经过顶点k)短,则修改v到w的距离值。
例子:
4、重复步骤2、3直到所有顶点都包含在S中。
上面就是D算法的处理步骤,可能大家第一次看和我一样很迷茫,不要紧,我们结合上面这个图,使用D算法来详细介绍每个步骤:
1、初始化步骤
用一个一维数组DIS来表示节点1到各个节点的最短路径(即权重),没有连线的用∞表示。除此之外,为了防止节点重复计算,我们把节点分成两组,一组已经遍历的节点集合S,另一组还没遍历集合U。初始化的时候,节点1在集合S中。
注:节点1到自己的权重为0。
2、从集合U中获取离节点1最近的点(参考U在数组中的最小值,是节点2),加入到集合S,并重新计算DIS数组。
(1)节点2有到节点3和4的边,所以数组DIS的3和4位置的值可能会变动。
(2)2到3的权重为10,所以1到3的权重为17(7+10),17大于9,所以不用变动。
(3)3到4的权重为15,所以1到4的权重为22(7+15),22小于无穷,所以DIS[4]=22。(这里数组角标大家注意下,DIS[4]表示第四个位置,起始位置为1)
3、重复步骤2,获取U里面距离最近的点(这里为节点3),重新计算DIS数组。
(1)节点3这里和4、6有边,所以DIS的位置4、6可能需要修改值。(节点2在S中,只考虑U中没遍历过的节点)。
(2)3到4的权重为11,所以1到4的权重为20(9+11),小于22(DIS[4]),所以DIS[4]=20。
(3)3到6的权重为2,所以1到6的权重为11(9+2),小于14(DIS[6]),所以DIS[6]=11。
4、重复步骤2,取节点6加入S,重新计算DIS。
节点6只有到5的边了,所以只修改DIS[6]的值。这里节点1到节点5的权重为20(11+9),小于无穷(DIS[5]),所以DIS[5]=20。
5、继续重复。
这次获取到节点4,从DIS数组可以知道1到4的权重(20)已经大于等于1到5的权重(20),所以无论如何也无法从节点4取到权重更小的路径了,所以可以舍弃(D算法是无法解决负权重问题,所以图的权重必须为正)。
由于节点1到节点5没有边连接,所以权重为无穷,大于20。所以,算法的最终结果就是:
节点1到节点5的最短路径是20,
顺序是1->3->6->5。
有了算法,必须要有代码才有说服力,这里我用C语言实现了D算法的代码,大家有兴趣慢慢看,慢慢研究。我贴的是部分代码,其他不重要代码省略。
预定义变量:
数据初始化:
D算法具体逻辑方法:
运行结果:
花了大半天的时间,终于整理完这个算法了,不说了都是眼泪。希望大家能喜欢这个文章,不枉我这么辛苦整理。
关于最短路径的算法,还有好几个。我下次有机会再讲讲,然后分析分析优点和缺点。喜欢我文章,大家可以关注留言。
转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65834497173881&wfr=spider&for=pc
以下是我用python实现的迪杰斯特拉算法: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