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日记
2O18年11月8日 星期四 晴
期中成绩反思
儿子的期中考试成绩,比预期有不小的差距,从内心讲,这次考试的成绩与老师的付出不成正比,但我们没有责怪孩子,其实孩子一直在努力,我们只能引导、鞭策,帮其分析短板,引起重视,端正态度,从头开始。通过这次考试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虽然我们经常说学习成绩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健康成长就好,但是,作为父母又有哪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更优秀一点。
老师和家长能做的是教孩子,最终的学习还是孩子自身,绝大多数的学生的智商都不相上下,造成学生成绩差异的一般不是学生的智商高低,而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好坏与否。在众多的学习习惯中,学习的自觉性是最为重要的。
只有把学习变成自己的事,而非把学习看成一种累赘和负担,真正走进学习里,发现学习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学习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大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能自觉自愿,主动的去学习:老师布置的作业,无需别人督促,总能高质量的完成,课后他们会把作业当成回家后的第一件事来做;即便有时老师没有布置作业,他们也能提前预习下一步学习的内容,或者主动找一些课外书读。而那些成绩一般或比较差的学生,一般会把作业拖到最后时间完成,如果没有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他们的作业质量会大打折扣,或者干脆不写作业。从中可以看到学习是否自觉主动是造成学习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随着年级的逐渐升高,这种差异会表现得越来越大。
改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必急功近利、不必追求立竿见影,只要每天能比前一天有一点突破、一点改善,而且朝着正确的目标持续地做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我与儿子制定了一个目标(期末揭晓答案)
从改掉一个坏习惯,培养一个好习惯开始。接下来的时间喜不喜欢都要过,尝试一下,改变自我,向着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