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读时分终审稿件读书悦读

《追风筝的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风筝

2020-08-26  本文已影响0人  空落境

《追风筝的人》是一本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作品,打动人心之处在于:也许你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生活在一个和谐的国家,但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战争频发,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文中的阿富汗便是这样;也许你自认为高尚,但也会有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另一个阴暗面,比如文中的阿米尔;也许你穷困潦倒,自己的生活都是一潭死水,激不起一丝波澜,但总有你想保护和爱的人,比如从小情同手足的哈桑;也许你在人们心中是个了不起的英雄,但却曾经有着去不掉的污迹,比如阿米尔的父亲;也许你被人收养应该幸运,但也曾因为收养人背弃自己而无法再次敞开心扉,选择几年的沉默,比如哈桑的遗孤索拉博。

没有虚矫赘文,没有无病呻吟,只有精炼的篇章,细腻勾勒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作者对祖国的爱显然与造成它今日沧桑的恨一样深。故事娓娓道来,轻笔淡描,近似川端康成的《千只鹤》。——《华盛顿邮报》

为你,千千万万遍。——卡勒德•胡塞尼《追风筝的人》

哈桑是阿米尔仆人的儿子,不为人知的是他们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从小两个人一起长大。哈桑从小有着兔唇,是一个追风筝的人。他们从小生活在阿富汗,富人与穷人的友谊像极了童年的鲁迅与闰土。童年的鲁迅羡慕闰土的自由,作为仆人的哈桑也有阿米尔羡慕的东西,那便是父亲的爱。父亲将自己的爱分了一半给哈桑,儿时的阿米尔一直都觉得父亲对哈桑比对自己还好。

阿米尔有机会读书,哈桑没有,总是求着阿米尔给他讲故事,阿米尔却利用哈桑不识字故意乱讲。他们喝着一个奶妈的乳汁长大,阿米尔讲的第一个词是爸爸,而哈桑讲的确是阿米尔。只要是阿米尔求的事情,哈桑从来没有拒绝过。但是阿米尔却在儿童时期背叛了哈桑,在风筝比赛时,哈桑为了给阿米尔抢到风筝,遭遇强暴,阿米尔看到了,但他没有勇气站出去帮助哈桑。

从此阿米尔的心里好像住了恶魔,他让父亲赶走哈桑,但是父亲却凶他;他栽赃嫁祸哈桑偷东西,逼迫阿里带着哈桑离开,父亲再也无法挽留他们,之后自己也带着阿米尔去了美国。

阿米尔在美国结婚,拥有了美丽漂亮的妻子,但他对哈桑的愧疚却丝毫未减。父亲死后,他收到了拉辛汗的来信——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阿米尔选择去见拉辛汗,也正是这次相见,让他得知一个惊天秘密:哈桑是父亲和阿里妻子的私生子,父亲背叛了阿里,也剥夺了哈桑和阿米尔知道真相的权利,哈桑已经结婚生子,但为了守住阿米尔曾经的家,被塔利班恐怖分子杀害。留下了遗孤索拉博被送到恤孤院,在拉辛汗的劝说与良知的激励下,阿米尔踏上了回乡的道路,去找寻自己的侄儿索拉博。

世界只有一种罪行,那就是盗窃......当你说谎,你剥夺了某人得知真相的权利。

阿米尔终于明白父亲这句话真正的含义,他在生死边缘中救出索拉博,但却苦于无法办理收养手续,而希望索拉博再次去福利院度过一年。在此之前,他曾承诺索拉博不会再送他进去。在那里他收过性虐待,他选择自杀也不会再被送回去。被阿米尔救回的索拉博渐渐变得麻木,对任何事物都不再拥有热情,他用沉默对抗着这个世界。

阿米尔和妻子未曾放弃,阿米尔竭尽所能去让索拉博感受到自己的爱,终于自己学着哈桑幼时追风筝的方式让索拉博笑了。

每个人心中都会一个风筝,哈桑有,也许阿米尔就是他的风筝,也许保护好阿米尔是他的风筝。阿米尔也有,也许是父亲的爱,也许是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也许是内心的良知。父亲也有,也许是对两个儿子不同形式的爱,也许是对自己背叛阿里的自我救赎,也许是建造恤孤院的慈善之举。阿里也有,那便是保护亲爱的哈桑。

我们心中也会有一个风筝,也许是梦想与远方,也许是一个人。

喜欢的工作也是要追的风筝,最近正在读一本小说《余生我们不走丢》,文中的孟串儿志存高远,她的理想便是当一个战地记者,去最危险的阿富汗记录杀戮、流血、牺牲、贫穷、人性。父母喜欢安逸稳定,但她喜欢有追求的人生。也有人希望用笔书写所想所感,道尽人间悲欢,终其一生,总该为自己心中的风筝而活。如果你喜欢唱歌,那就去唱,年轻时候,总该有一次无所畏惧的热血沸腾。七月和安生的人生都没有错,喜欢四处漂泊感受那就去流浪。

最后分享一首歌《座位》:卑微还是高贵,都要带着懊悔继续飞,夜晚的碎梦将我包围,咽下的泪和声音斗嘴,我是我的堡垒,没人能摧毁,爱会是我最体面的捍卫!

追风筝的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