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

你遭遇“渣“男/女,他们就不知自己“渣”吗??

2017-11-02  本文已影响142人  穆先生4526

导读:

回避型依恋者给人感觉就是“渣”。当初有多热情迷人,后来就有多么冷漠无感。

正文:

旧时代的重男轻女思想下,会出现这么一种现象:最初对重男轻女思想所束缚的女子,开始时对这种思想抵御排斥。长期的环境潜移默化影响后,在男女选择的表态中,最初抵御者,最终会变成了坚定的拥趸。


这种看似荒唐的循环,在回避型依恋者身上也有出现。之前提出,亲密关系初期的模型,是异性亲子关系。在早期的亲子关系中,儿童有情绪体验,缺乏逻辑支撑。换句话说,在亲子关系模式下的亲密关系最初建立时期,儿童只有被动接受的能力,没有分辨能力,没有屏蔽不良模式的形式。当出现父母中,有回避型依恋特质时,儿童虽然很排斥这种相处方式,可由于自身逻辑和认知没有完全建立,他们只能痛苦地接受。

当有一天,儿童经历成长,变成成人,建立自己的逻辑体系,认知体系后,亲密关系的相处模式,也已成型。其中,成型的亲密关系相处模式,如果是继承了来自成长体验中的回避型模式,在成年恋爱中,他们会情不自禁地选择回避型依恋的相处模式来对待另一半。


好了,解释除了这种继承关系,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回避型依恋者种种异于常人的相处模式,到底形成原因时什么?

亲子关系这种形式中,亲密关系双方具有天然不对等型。把回避型依恋者放在儿童视角来看,比较容易解释后期问题形成的原因。有一种生物观点来看,儿童大大脑袋,纤细躯体,从视觉上来看,更为可爱,从而间接保证了在自身没有生存技能的前提下,通过获得成人宠爱,从而获取生存资源。假设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回避型依恋者采取的亲密互动关系,就是很成功的儿童生存策略。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情绪感知能力强,情绪表达能力弱(或者刻意对外表现得弱),外在行为中理智性远远大于情绪。儿童很容易体验出父母对自己的喜爱或者厌恶,这个本领超强。可是,对自己情绪的表达,却刻意屏蔽。这种刻意的背后,源于对于亲子关系破裂的恐惧,最终形成了回避自我感情,无视自我体验。在行为上,儿童永远是听话的标签。在父母看来是省心的,在同龄人比较时,明显时提早成熟的。用个不恰当的例子来看,儿童种种思维和行为,恰似自我虚构除了一个“监督者”,“监督者”指导自己感情、思维、行为。这个“监督者”和儿童自己一样,慢慢成长,直到有一天,儿童变更成成人,“监督者”变成了回避型依恋。换句话说,最初面对这个世界时,“监督者”帮助了回避型依恋者度过不适期。当然,后期它应该慢慢消失去,可是它却如同影子般跟着回避型依恋者,并在他们自身毫无意识到的情况下,操纵着他们亲密关系中的一切情绪思维行为。


有了以上铺垫,回避型依恋者的最初热情,后来冷漠,背后的逻辑就比较容易解读了。在回避者儿童时期,当儿童体验到亲子关系不稳定时,应对分两步。第一步,自我暗示不需要亲密关系,从自我孤独感中获得安全感舒适感。第二步,自我切断亲密关系,进一步避免亲密关系带来不确定的伤害。这两点最初的反馈模式,在成年的亲密关系中,一旦遇到伤害(即回避者自认为是伤害时),回避就会出现。正是由于这种反应模式出现背后,情绪和感情体验被过分压抑,可是压抑并不意味消失。可这种情绪,被回避者强大的“监督者”——理智外表,完全给切断,不与对方发生交流。

回避型依恋者本身天然具有相对于普通人强大情绪感知能力,当遇到自己心动的人时候,充分敞开自己情绪体验,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相处体验。特别时遇到焦虑型依恋,这种充满彼此吸引的双方,很容易产生一见难忘的体验。在回避者的情绪反应中,吸引阶段,情绪交流表达时开启状态。面对分歧(即隐形伤害)阶段,情绪交流表达为切断状态。切断情绪交流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行为疏离,第三步就是开启新的亲密关系。这三步,在回避者本身看来,都是潜意思的自然而然动作。所以,当普通恋人还沉溺在失恋悲伤情绪中,回避者的新恋情已经成功开启了。于是,浅层认知中,回避者会被贴上“渣”的标签,贴上标签的原因就是,他们在亲密关系中,太特么理智了。

当初热情,后来冷漠,你只看到了行为,却并没有捕捉到他们的内心变化。当然,对于非回避者来说,内心变化实在过于复杂,难以捉摸。可是别忘了,这种细腻敏感的情绪体验,恰恰是最初回避者充满吸引力的因素之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