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很乱的生理卫生课
有幸和一些小朋友们共同上了堂生理卫生课。孩子们善谈而开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我们先谈论了对父母的看法。孩子说到的词有爱,喜欢,满意。说到父母是否无所不能,孩子有了怀疑。不知是因为孩子评判的标准变高了,还是父母少了吸引他们崇拜的热情。也有的孩子开玩笑说,父母会打死我的。是什么事儿让孩子觉得,对父母没有期待。?
孩子们说的最多的是身边的“搞对象的”同学。他们有的是好奇,有的是看热闹的心态,也有质疑和迷惑。整体看,他们批判的意味更多,是以不赞同的态度表达的。但他们不理解这些行为都是正常心里变化的结果。当问到“有一天你可能也会有这些表现的时候”,他们有些停顿,有点尬。有的孩子说的特深刻,说弄的我都不纯洁了。在当今大信息社会环境下,孩子不可能一直纯粹的成长。无论是以哪种方式接触性发育,他们最终都会掌握其中的知识。不同的是能否保持家长们所希望的纯洁。家长们要不要考虑一下把主动权交到谁手里。
话题终于说到上这节课的目的上来。由于年龄关系,大多数人还没有开始明显的体征变化,再加上之前的谈话时间,关于性发育的内容就没有详细展开。通过孩子的反馈,他们需要全面系统的学习。而且要针对每个孩子的成长需求,不被额外干扰,有必要男女生分开进行。课堂上,有的孩子没有得到表达自己的机会。不表达的孩子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困惑。
最后说到自我保护。孩子们还没有建立有效的自我保护模式。他们或许有一些应对的想法,但安全意识还没有清晰的警报界限。不和陌生人说话这样的防范套路已经不能满足对这些大孩子们的安全教育了。
回头看看,我们探讨的问题其实很片面。总结出几点,跟广大关爱少年身心成长的家长分享。
一:家长在性知识启蒙上责任缺失
一堂很乱的生理卫生课本以为10岁左右的孩子一旦问出“我是哪来的”这类问题,家长就会顺势进行一番性教育。其实孩子自己已经知道一些相关的知识,他们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对父母提出疑问,除去单纯的好奇求知,更深意义上是对家的认同,确定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亲生的这个概念带来的血脉传承和责任对帮助树立孩子三观很重要。
二孩子倾诉表达的机会太少
家长老师总是抱怨孩子让他说的说不出来,闲话碎嘴却很多。孩子这边是,我不想说。不说话的孩子跟同龄人或不熟悉的人很善谈,意味着孩子在正常的生活中和学习上的沟通出问题了。无论家长多忙,一定确定孩子愿意把重要的事情第一时间告诉你。如果不能保证,请重视这个情况。
三青春期的孩子不喜欢被说教。他们不懂的事情会接纳,但判断性质好坏还有对错的时候,孩子就会想方设法去辩驳。这是独立性发展的正常表现。这也是家长与孩子谈话的“雷区”。父母与孩子谈重要的事情,就更要注重方式方法和态度。
这个班的孩子很有礼貌,注重礼仪。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一定更理智更通达。这就是我一个相对陌生的外来者与国学班孩子短暂交流的收获。感谢杨老师和各位家长与孩子们提供的机会,希望这些许感言能对各位有所帮助,也期待有更多交流学习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