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乡村城门印记一一后吴村的城门

2019-06-26  本文已影响3人  秦川骏马

后吴村位于108国道澄城段寺前镇解家十字路口北。后吴村分老城和新城两个巷,老城依南,新城靠北,两城相近,不足百米之长。老城城门朝东,新城城门朝西,只有一路相隔。

老城有东西两痤城门,东边大,西边小,东门为正门。东城门主要材料来源于前吴村东门外的老爷庙,该庙解放前曾遭受到国民党军队的严重破坏,墙倒房塌,砖瓦散落,木料裸露。为了更好地将旧物利用,弥补了新城有城,老城无城门的缺憾。巷中的几位资深的乡士和老者,大家在一起一合计,觉得建城门所需的木料砖瓦差不了多少。再下剩的工程,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时下,巷中劳动力充足,家家户户有的是" 小工"。本身吴家就出自在"铁炉锄,解家杈,前后吴的好砖瓦"的美誉之中,有的是好砖瓦补上。一定要把城门带戏楼修的像个样子,建成巷中一景,修成一个永久的标志性建筑。不但要为小巷子增添点文化色彩,而且还可作为临时停车(大车)避雨,村民纳凉小憩的场所。于是便于195O年,请来了名匠大工,焚香鸣炮,开工建设。东城门洞宽6-7米,刚好解放汽车驶过,东西长8一9米,高6米以上,两边建有青砖平台,平台的青砖从下而上一点一点向外延伸,上窄下宽,慢慢收口,用于唱戏时卸门棚板作舞台,文武场面各设一边。台上四根明柱矗立,南北、前后各二,两边后边柱离边墙一米左右,上有插板,犹如小门,唱戏时挂帘,用于演员进出。城门洞内前为砖拱窑,后为房厦,砖木结构,窑厦相连,古建风格,雕梁画栋,工书志铭,梁下悬挂2米长宽一米的木匾,上有"绕梁过云"四个仿金大字,(由南到北读)该字由西观村知名老先生韩世杰撰文书写。台前为八字型,两边有砖雕,刻字内容不详,大房东西流水,东墙为女人墙,墙外两边有两个小窗,中间为圆窗。外型宏伟美观,内在华丽实用。台下蹲放着两尊雄狮,英俊威武。城门南侧建有小城门,用于晚间城门关闭,方便人员防守和村民出出进进。

西门建设较早,时间不详,下洞上楼,小巧玲珑,箭楼用于打更报时。新建的东城门与西门遥遥相对,可一眼望穿。可谓城门对戏楼,成为巷中一景观,确有晨钟暮鼓之景象。

每遇逢年过节,戏台上都要挂灯点亮,敲锣唱戏,演出数天,热闹几日。台上唱戏,台下行人,两者不误,同亨喜庆丰收之年,共渡欢乐幸福之时。

新城属布袋巷,城门比老城小一些,分为上下两层,47年左右,上层已毁。尽管,新城曾遭遇过国民党的广东军队的滋扰。但多次预防过土匪的抢劫,一度也阻挡过"跑回回"的侵犯,为保护小城的安宁和新城父老乡亲的安全功不可没。

解放后,随着社会治安的好转,不再要关闭城门御防抢劫。两个巷的城门分别于五十年代初和七十年代后期先后予以拆除,用于村公共财产建设。虽然不是什么名盛古迹,但作为乡村的独特建筑,留住乡愁,记住乡愁的现实中,实在令人惋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