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新译...

《道德经》国篇第一章(原第十八章)

2018-10-31  本文已影响14人  李明热情似火

第十章

道法自然  有为多乱

(原第18章)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注解】

1、大道:自然的法则。老子认为仁、义、礼、智、信等都是道、德沦丧后的产物,失道而后德,失仁而后义,失意而后礼。

2、智慧:聪明、智巧,这里引申为内在的知晓。智慧是用来做事的,做人真心就好。当智慧成了外现的“表现”,伪圣人就大行其道。

3、六亲:父子、兄弟、夫妇。

【释义】

大道无形,自然运行。当大道有形,仁义出现,恰恰说明自己失道;当智慧从内在演化为外在的表现,说明大伪已现;而把孝慈作为“标杆、榜样”,说明六亲已不亲不和;当“忠臣”成为标榜时,说明国已经乱了。当有道,一切俱足(天得一清,地得一宁,国得一安,家得一和)。

【释意】

在有道之人看来,仁义、智慧和忠孝是基本配置;当需要标榜时,意味着已经出问题了。

这一章的四条是对一个人、一个家庭和一个国家的体检。智慧是内在的,若拿出来标榜、用计,已经大伪。

《道德经》国篇第一章(原第十八章) 《道德经》国篇第一章(原第十八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