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感悟

老师读书,为谁而读

2017-06-15  本文已影响0人  徐道鹏

开学之初,学校发给每位教师一本关于名师谈教育的书。这些书籍因学科和年级段的差异,而不尽相同。学期中旬,不同年级段老师再将书籍进行互换阅读。为了检查老师们的阅读成果,学校还分别在期中和期末两个时间段,采取抽签的方式,决定个别老师在全校教师会上作书面读书汇报。

我首先拿到的,是浙江名师蒋军晶的力作《从课堂走向课程》。后来,通过互换,我又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怎样教语文》一书。从书中,我读到了他们从普通教师一步步成长为名师的艰辛历程。我也读到了,作为一位名师,不仅课要上得精彩,还要勤于笔耕,文章写得好,才能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名师。

期末将至,老师的读书汇报的任务已迫在眉睫,可是如果要我汇报,我真不知向老师们汇报些什么。这些名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恕我愚昧,我至今都没有参透。他们的奋斗历程,因为能力有限,我也无法效仿,更无法复制。我将汇报些什么呢?我被这个问题弄得有些焦虑了。

的确,汇报有时是有助于老师成长的,于个人素养,于业务水平。正因如此,各种名目繁多的汇报,披着历炼老师的外衣接踵而至,让老师们深受其扰,苦不堪言。外出听课回来,老师要上汇报展示课,鹦鹉学舌般复制他人的课堂,学生学得机械,老师教得迷茫。外出听名师讲座回来,老师要在教师业务学习会上作汇报演讲,讲者唾沫横飞,听者各行其事。现而今,给你二本书,让你读,读完后,你居然也要汇报,而且校长也不例外,我自然也不能抗旨不遵。

我问自己:一名老师,闲暇之余读读书,究竟是为谁而读呢?

我曾经读过谢云老师的文章《小学最重要的不是“确定”,而是“可能”》,他在文中指出,只有小学还可以谈教育,在中学只能说分数,谈考试。他认为,中国真正的教育净土是小学教育,而中学已经成为应试教育的“重灾区”了。基于此,各种教研教改活动铺天盖地,向着小学教师扑面而来。他们打着“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的旗号,却反而让老师们疲于应付,学生也不见得轻松。优质课评比,说课比赛,教师素养大赛等各种比赛也纷至沓来,无视老师们的侧面排斥和消极抵触。原本真实质朴的小学课堂,经过反复打磨,不经意间变得不再原生态。教研活动泛滥,我姑且认为自己还要成长,还能提高,所以乐于奔波,乐于学习。课堂有些变态,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纷杂乱象,我也无力改变。如今读书要你读教育专著,读完后,还要你作读书汇报。就像吃了一顿你极不愿吃的饭后,不光要你说好吃,还要求你把吃这顿饭的过程拿出来和别人分享。

读书,本是心灵的一次旅行,或悦愉自己,或为他人悲伤。可这样的读书,又会给我带来怎样的心灵独白呢?又有谁,愿意听我的独白呢?

老师读书,为谁而读?当然是为自己,为自己能有不断更新的知识之泉,为自己能有源源不断的思想之源,为自己需要慰藉的灵魂找一寸安放之所。

我的独白,又有几个人听得见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