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修文物》唤起了浮躁社会里的深情
前段时间,我看了被无数人安利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看完纪录片确实觉得非常赞。
这部纪录片是讲故宫的千尺宫墙内,有一群匠人耗尽一生的时间,只干一件事情,那就是修复文物。他们真正地将“择一事终一生”的匠人精神演绎地淋漓尽致。
这部纪录片共有三集,修复的文物分为八大类:青铜器、木器、陶瓷、钟表、书画、漆器、百宝镶嵌、织绣。我们眼中神圣而又珍贵的文物,就是他们的日常工作的伙伴。
修文物,在我们眼里是一件非常高大上的事情,实际上却是一件极其考验修复师们耐心的事情,任何一个环节都要万分细心地对待。
修复一座钟表用了8个月的时间!
龙袍的缂丝,熟练工织一天只有几寸。
漆工一整夜爬树割胶,只得到8两漆。
乾隆的御稿箱(漆器)有120层漆!颜色还不同!
临摹《清明上河图》的冯忠莲师傅,花了整整十年!
他们一辈子都在和文物打交道,甚至一辈子在故宫的范围内。他们是真正的匠人。
社会浮躁,专注的匠人精神变得越来越可贵,这份匠心唤起了浮躁社会里稀缺的匠人精神。
我想起音乐教父李宗盛在《致匠心》的广告文案里说的一句话:“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绝对必须是安静、安定的。”
正是因为李宗盛内心的那份安静与专注,所以他能从音乐人向手艺人制琴师跨界,成功翻越了一座人生的“山丘”。
早在1997年,李宗盛从一线歌坛暂别,前往因制作顶级手工吉他而闻名世界的加拿大,他几乎拜访了所有的顶级手工制琴师。向他们学习制琴的手艺,从设计到选料再到后期制作,不放过每一道工序。
十多年来,他为了梦想一路坚持,就像一把原木吉他,任凭时光打磨,始终保持演奏最本色的音符。
这个世界哪有那么多你既喜欢又轻松、又容易赚钱的工作,那些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有我们没看见的辛苦。我们大多数人的工作都是在日复一日的琐碎重复中度过,如何在繁琐而又乏味的工作中找到乐趣就变得尤为重要。
日本“寿司之神”小野二郎曾这样说过“一旦你决定好职业,就必须全心投入到工作之中,你必须爱自己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练技能,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也是让别人敬重的关键。”
如何在繁琐而又乏味的工作中找到乐趣,肯定缺不了热爱。我想起了日剧《重版出来》中,每一个人对自己职业的热爱。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给传统漫画出版业、书店等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但是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努力去守护着自己深爱的事业。
我觉得工作不仅仅只是为了谋生而已,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是其他事情所替代不了的。更重要的是,你的成长是可以借由工作途径,来打造成为更好的自己,所以工作是能滋养人的。
想说的话: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电影版即将在12月16日登陆大银幕,由导演原班制作人马经典重现。以时间为主轴,用崭新的故事线以及大量剧集版中未出现的画面
交代了修复师们的日常工作及生活状态。极力推荐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