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历史有意思百钻公会

如果历史是把锁,你就得有一把钥匙

2018-12-28  本文已影响97人  削寒

这次要说的是一套书——《中国通史》——一共五卷,140万字。当然《中国通史》有很多版本,这套是华夏出版社的。通史这种书要怎么解读和评说呢?如果按部就班,那不知道要写成什么样;如果指手画脚,又显得班门弄斧;所以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从历史观的角度,来一个“不完全”解读。

一般的中国通史,都是从中华文明的起源,一路说到清朝结束;有侧重大事制度的、有详述史实的;有观点新颖的、有传统稳健的……往往说起各家之所长,总会让人略感纠结,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实在难以权衡。其实这就跟历史本身一样,其实并没有定数,我们看到的“历史”都是经过了加工、沉淀、过滤的。

就像喝在口中的咖啡与茶,想必那咖啡豆和茶叶的原貌我们只能揣摩一下,杯中萃取和侵泡得来的滋味,既是经过了加工,又有了个人的品味。历史的味道究竟如何?更多的需要我们来感悟,历史的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从中读取到的方法与角度。

这部《中国通史》用了教科书式的呈现方式,加上纪录片的背景,所以基本上可以定性成工具书。没必要一次性读完,也不能束之高阁,遇到问题的时候,随手查阅,会是一个有效的参考。全书五卷从中华先租写到明清,基本就是编年体的脉络,分步式行文。各位学者略述观点,中规中矩。通过纪年表统一主线,正文辅以各类图片,便于各层级历史读者拿捏和取舍。

这种历史读物就像一把钥匙,可以帮助你打开历史这把锁,锁开了,里面的世界,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看起来好像很难得样子,其实吧,确实也挺难。倒不是说技术层面的难度,而是刷新观念的难度。再加上古今中外、各类学者,庞杂的历史观让我们向往历史的心,屡屡受挫,究竟如何是好呢?

通过《中国通史》来分享几个我拿到“钥匙”以后的使用心得:首先要有全局历史观;其次要着眼细节;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不要盲从,要博采。

先从全局历史观开始说

一说到全局,就感觉很大,很不好掌握。其实全局观往往是最一针见血的,有时候几十万字的一本书,提炼出来就几个字,这几个字就是——全局观。例如同类的通史类读物《哈佛中国史》,它的全局观就是——中华帝制。《中国通史》的全局观就是——中国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不同视角的《哈佛中国史》

其实这也是一个常识性的观点,中国的版图本身就够庞大,可以直接与欧洲(不含俄罗斯)版图对比,想想欧洲的复杂性,咱们多样复杂实在是很正常的。相比欧洲的纷乱,我们虽然也在合合分分,但毕竟还是大一统的时间占比更大。所以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背后,还有一条很清晰的主线。

所以《中国通史》怎么看都挺好学的,从“”夏商周“”开始,到“”秦汉魏晋“”,接着“”隋唐宋元明清“”,13个字基本上就概括完了。如果让我概括其他地方的历史,抛开母国中心论的视角,也很难弄一个这么清楚的脉络。欧洲的贵族社会再加上宗教影响,还有城邦制联邦制,基本上就已经乱套了。今天是法国的王子,明天跑英国当国王了,然后再联姻再结盟,教皇给你加冕个皇帝,通过战争再互相搞个歼灭……

咱们还是回到伟大祖国的怀抱,学中国历史,真的挺幸福。

当然,我们如果只学13个字是完全不够的,因为每个字背后,都有着复杂的构成,和多姿多彩的场景。而且这13个字是“合”的时候,“分”还有一堆字呢: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以及各类少数民族政权。这样有合有分,并且不偏颇的进行讲述,充分体现了《中国通史》复杂多样的全局观。

跳出书中的观点,我们看待历史应该有什么样的全局历史观呢?“中西合璧”是必经之路,这里面也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针对中国历史,不仅要从我们自己的传承中撷取精华,也要吸收西方视角的中国历史;第二个层面是横向的对比世界历史的发展,这对我们形成发展型的视角很有帮助。这样的全局历史观就比较像样了,如果再加上点儿自己的创造性观点,那基本上就可以行走江湖了。

接下来说说怎么着眼细节

其实这是最好玩儿,也是最花时间的。全局观的建立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是一段段弄细节,可就不容易啦。拿一个明朝来说,《明朝那些事儿》虽是小说体但也算详尽了明朝的细节——写了7本;明朝其中一个皇帝万历,学者黄仁宇揪着他执政的一年,就是一本书《万历十五年》。

大历史观的《万历十五年》

这还只是在时间主线上的“细节”,如果再往学派、文化、艺术、人物上去细化,那诸子百家、魏晋风度、朱熹理学、阳明心学、四大名著加上《金瓶梅》……还要不要细化?可以细化到显微镜的程度。当我们自下而上,从小事凡人再去看历史感觉又会不同。

《中国通史》也有细节的展示,但更多的是围绕上层展开,也就是统治阶层。这也是正常的,如果往下细化的话,全书140万字估计只能写13个字里的半个字。所以探究通史里的细节,就需要另辟蹊径。例如读到宋朝的时候,如果特别感兴趣,完全可以弄一本《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看到汉武帝感觉比较过瘾,可以看一下《汉武帝的三张面孔》;读到太平天国那段儿,也可以看看《天国之秋》……

结合我的阅读经历,就在最近。看一本关于欧洲战争类的书《暴力的衰落》,里面讲到拿破仑的滑铁卢战役,里面提了一句:普鲁士人发挥了重大作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联想到的就是另一本书《最漫长的下午》,讲的就是那发挥了重大作用的400个普鲁士人。一本书中的一句话,在另一个视角里就是一本书。

这就是着眼细节的力量,也是历史无限魅力的所在。

最后说说不要盲从,要博采

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博采众长,但我说的“博采”,并不一定非得是那些“众长”。历史这个东西,永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历史这个问题,永远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有时候我们看到各种关于历史的争论,其实想想都是枉然。在没有时光机器的情况下,那些争论都是无意义的——真相只有一个(这个真相柯南也不知道),不回到过去,谁说的都可能对,也可能错。

所以面对历史问题,没有真正的“长”,每种观点和论证都有各自的角度和价值,我们要博采的,是获取这些观点的方法。

既然博采是基础,那不要盲从也就顺理成章了。有时候我们看一段历史,总想揪着是非对错,这么做不仅不会有什么收获,更不利于深入地历史探究。但这个不要盲从也挺难的,毕竟我们的教育养成了一种吸收式的学习方法,这时候调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就稍微难了点儿。

我们可以尝试读一些观点比较颠覆的书,例如说到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生在中国?即可以看看《枪炮、病菌与钢铁》,也可以看看《大分流》,观点不同,自然而然就锻炼了我们的认知与判断。另外也可以抓住一个点,来回看之前了解的线和面,这是啥意思呢?拿中英鸦片战争来说,其实背后的直接动因是贸易逆差,而导致逆差的是茶叶,这时候我们可以找一本和茶有关系的书,例如《茶:嗜好,开拓与帝国》。不仅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那段历史,同时也通过一个具体的事物强化历史观。

文明演化的视角《 枪炮、病菌与钢铁 》

所以,这种阅读,既是养成不盲从的能力,也在博采各家所长。可能从系统化上看不怎么科学,但这样的阅读确实比较好吸收,最后形成的系统不是形式上的历史大局观,而是属于你自己的历史认知体系。

总结一下

《中国通史》是一部工具性质的,围绕多样性和复杂性建立的全局观,讲述了从中华先租到明清的历史脉络。如果想继续强化历史认知,可以再从细节上进行深挖,做一些延伸阅读;也可以从强化观念的角度,做一些不盲从有博采的阅读。

历史是我们的过去,是我们基本上没办法彻底了解的过去。它充满迷一样的魅力,也有着水一样的包容。无论后世如何评说记录,历史都自然的流淌,没有悲欢,也无声色;无论对于世人有着怎样的残酷与荣光,它都平静而从容。

同时,今天的我们,也在书写着明天的历史,明天的世人,又会有怎样的感悟?今天我们看的各种传记与信息,会更清晰的记录一切,但即便如此,后世之人也不会知道今天的我们有着怎样的心境。这样想来,我们也就更没有必要去跟历史较真,得到与失去其实全凭我们自己的认知。历史如此便是精彩,当我们拿着钥匙打开历史大门的时候,愿我们都能和它有一段美好的邂逅。

一把钥匙:《中国通史》

——END——

我是削寒……

让我们一起:思考未来&践行当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