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哲思想法

日更42/100: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简单活着的福分。

2020-05-31  本文已影响0人  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的亮生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简单活着的福分。

——精听《刘润·商业洞察力30讲》&精读《系统之美》DAY-10

《刘润·商业洞察力30讲》09,系统体检:复杂,是成熟的代价

这一讲,润总重点教授了检查系统模型是否健康的三个指标:

1、适应力;

2、自组织性;

3、层次性。

吾一一道来。

1、适应性。

润总说自己在“得到”上的课程日更并不是每天“写一篇,发一篇”,而是要求自己有30天的库存储备。

这个做法真的是很赞了!而且30篇,其实真的是很高的要求了。

这让我想起了牛牛班班昨天说的,她新开了《好好学习》的深读营,她家牛牛(10岁左右的小学生)也跟随参加。因为马上六一儿童节,今天他们要出游活动。为了保证打卡的顺利完成,牛牛昨天就已经把今天的打卡完成了。

这让我也有些自惭形秽、自叹不如。

你是不是也可以考虑在不可预知的意外到来之前,安放可控的“存量”呢?

So,我决定采用“日更文章1—3篇的存量提前储备”这个办法。

建议你也试试看,应该会更加从容淡定一些。

除了“存量”,“调节回路”也可以提高适应性。

这一点不具体展开,但我能想到的且我经常做的,诸如跟主要领导及直接领导请示汇报,保证工作方向的及时纠偏,这其实也是一条有效的“调节回路”。

另外,有人认为开周例会是浪费时间,其实这个观点不是很正确。

开周例会,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统一思想、及时纠偏的“调节回路”。

润总有一句话,我必须原话搬过来“管理者,90%的时间应该用于沟通;沟通中,90%应该讨论风险,然后,迅速调节。”

2、自组织性

润总曾经带领私董会企业家组员参访阿里,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乱七八糟的生机勃勃,好过井井有条的死气沉沉。”

阿里的这个观念其实很容易明白,就像大雁结群飞行,最终总会成为有序的“一”字或者“人”字——不断从混乱走向有序。

德鲁克先生说过,“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

这两句看起来似乎有些矛盾的话,其实都对。

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适用不同的状态,德鲁克先生的话是终极目标,而阿里强调的,是成长壮大阶段的必经“混乱”。

所以,我之前有一个观点——“波澜不惊、水波不兴”的企业,其实是惊心动魄大起大落折腾出来的更高境界,这样的企业才是真正的好企业。

不过,这样的“百年老店”确实凤毛麟角。

3、层次性

2019年开年,小米公司放弃了创业之初的“CEO→部门负责人→员工”的超级扁平化管理架构,设立了严密的“金字塔式”10级员工等级的层级关系。

有人说:小米堕落了。

其实并不是,超级扁平并不是先进管理机制的代表,而健康的组织系统,一定有其合理的层级关系。

润总的原话——复杂,是成熟的代价。没有层级,只能说明你还小。所有对“超级扁平”的怀念,都是成年后对童年的缅怀。

最近经常单曲循环一首网红歌曲《芒种》,其歌词其实很有佛家参禅的感觉:“于鲜活的枝丫,凋零下的无暇,是收获谜底的代价……”“若佛说,放下执着,我怎能波澜不惊,去附和……”

我们当下可能更多纠缠于俗世乱七八糟的生机勃勃,这样慢慢参透佛家那些超脱不俗的大彻大悟的道理——其过程,必经漫长的复杂,方能终归简单。

目测当下,至少我个人还没有简单活着的福分。

而我所在的组织,暂时也没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