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学段(5~6年级)

【内容要求】
第三学段综合与实践包括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涉及“了解负数”等数学知识的学习,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数学及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主题活动1:如何表达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在熟悉的情境中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知道负数在情境中表达的具体意义,感悟这些负数可以表达与正数意义相反的量,进一步发展数感(例59)。
主题活动2:校园平面图
在实际情境中,综合应用比例尺、方向、位置、测量等知识,绘制校园平面简图,标明重要场所;交流绘制成果,反思绘制过程,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主题活动3:体育中的数学
收集重大体育赛事的信息、某项体育比赛的规则、某运动员的技术数据等素材,提出数学问题,设计问题解决议案;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61)。
项目学习1:营养午餐
调查了解人体每日营养需求,几类主要食物的营养成分,感受合理膳食的重要性;调查学校餐厅或自己家庭一周午餐食谱的营养构成情况,提出建议;开展独立活动或小组活动,设计一周合理的营养午餐食谱;形成重视调查研究、合理设计规划的科学态度(例62)。
项目学习2:水是生命之源
调查了解生活中人们使用淡水的习惯及用量,结合淡水资源分布、中国人均淡水占有量、城市生活用水的处理等信息,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制订校园或家庭节水方案,尝试设计节水工具或方法,提高环保意识,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例63)。
【学业要求】
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能独立思考问题,主动与他人交流,经历实地测量、收集素材、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思考问题的能力,积累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合理选择策略和方法的经验,形成模型意识与初步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如何表达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真实情境中,通过具体事例体会相反意义的量,能表达具体情境中负数的实际意义,能通过对多个事例的归纳、比较,感悟负数可以表达与正数相反意义的量。
校园平面图。结合本校校园的实际情况,能制订比较合理的测量方案和绘图比例;能理解所需要的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和知识,在教师指导下,积极有序展开测量;能解释绘图的原则,在交流中评价与反思;提升规划能力,积累实践经验。
体育中的数学。能结合自己的兴趣,确定所要研究的关于体育的内容与范围;会查找相关资料,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在教师指导下,能与他人交流合作,运用数学或其他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能积极参与小组间的交流,说明自己小组的问题解决过程,理解其他小组所解决的问题和问题解决的思路;感悟数学在体育中的作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营养午餐。在对人体营养需求和食物营养物质的调查研究中,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用户型统计图整理调查结果,分析如何实现营养均衡;经历一周营养午餐食谱的设计过程,感悟在情境中方案的形成过程;形成重视调查研究、合理设计规划的科学态度。
水是生命之源。能合作设计生活中用水情况的调查方案,并展开调查,在调查中进一步优化方案;会查找与淡水资源相关的资料,从资料和实地走访中筛选需要的信息,提出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应用意识;根据问题解决中的发现和收获,制订节水方案,尝试设计节水工具或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在问题解决中加深对水资源保护等社会问题的关注与理解。
【教学提示】
在“如何表达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借助气温、海拔等事例了解负数表达的实际意义。在“校园平面图”中,通过实际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运用测量、画图等方法解决问题。在“体育中的数学”中,可以与体育课相结合,记录、整理和呈现某些体育项目活动中的数据,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