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品(四)

在听《梁品》的时候知道了陈允斌老师,去年陆续有买她的养生书籍来看,还跟着试了很多方法。和其他中医老师不同的地方是,她的养生方法比较侧重饮食的部分。中国人说“民以食为天”,大概没有哪个国家的人比我们更讲究吃,不过现代人已经渐渐远离了饮食养生之道,一方面是由于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没有时间去关注食物与健康的关系。另一方面我们生活在空调里,一年四季不像过去那么分明,大量反季节的蔬菜水果虽然看上去让我们有了更多丰富的选择,其实吃的不对就是有害的。
在养生传统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顺时饮食。陈允斌老师出生在中医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就知道很多用普通食材入药的简单小偏方。比如说感冒咳嗽的时候,用炭火烧一个橘子,孩子发烧没有胃口的时候,做一碗用猪油炒腌咸菜,然后加入水和剩饭熬出来的泡饭,就能让孩子发汗退烧。甜蛋黄泥治疗小儿多动症……这些看似简单的食物既安全又有效果。
在她们家一年四季会按照24个节气吃不同的东西。每次听她娓娓道来,都觉得现代人实在活得太粗糙了,我们看上去经常有机会吃到精致的食物,但是那只是形状上的好看,真正的精致是要考虑“天、地、人”三个方面。特定时节吃特别的东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的人吃的也应该不一样。还有男女老少不同体质,每个人适合吃的也不同。
陈老师在她的节目中和书中介绍了大量的保健方法,而且做起来都非常简单。虽然很多生活中的小细节看起来鸡毛蒜皮,却是一代代传下来的祖先智慧。以前觉得逢年过节老人们准备的那些复杂的食物,终于找到了出处。比如我们端午节要吃的粽子,现在都不太讲究包的材料,古人会用菰叶,还会放黏性较足的黄小米,粽子叶的味道和药性充分渗透到米里,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五月吃了以后到七八月份就不容易长疮长痱子。
今年坚持了比较久的两件事情是立夏之后每天喝一杯姜枣茶,以及秋天以后每天喝一碗银耳羹。前者可以帮助我们在夏天发散排毒,后者则是滋阴润肺的佳品。吃了一段时间后的确感觉非常好。夏天在空调房间里呆久了也没不舒服,秋天皮肤没有那么干。而且每天坚持也是努力对自己好一点的小小仪式感。
学得越多越了解古人真的很有智慧。虽然他们没有我们现在这样发达的资讯和看起来富足的生活,但是他们却非常懂得认真的、喜悦的过好每一天。很多道理并不是那么难,养生的方法也随处可得,只是我们好像总是没有耐心去坚持,大部分人都要等身体出现状况后才开始重视。但是身体是一部昂贵而精准的机器,零件坏了很难换,还是要小心使用,多多保养。今年开始跟着老师的节奏做24个节气的养生食疗,相信爱护好自己的身体一定能得到好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