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思考
我觉得自己很受老天的眷顾,幸运能有有一个勇敢的儿子和一个可爱的女儿。兄妹俩既是我们奋斗的动力,也是甜蜜的负担。
我的教育思考关于孩子的教育,我思考了很久,也看了许多这方面的资料。其中印象很深的一段话是这么说的:
用被称为教育理想主义者的三川玲所说的:“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而活的,是为了享受生活而活的,是为了快乐幸福而活的;而不是为了追求什么狗屁的别人眼中的所谓成功而活的,不是为了摆脱自己现在的生活去追求另一个看似更高端的生活而活的!”
可以说,这似乎正是王菲、窦唯这样自我的人的一种写照。你说你的去吧,我走我的路。她们从容、淡定,不以周遭所动,享受自己的选择。而往往这样不功利的人,更容易在完成自我的过程中获得世俗的成功和财富,并超脱于这个层次。
曾经不满于应试教育模式,认为应试教育就是填鸭,扼杀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独特的个性。但随着阅历的增长,渐渐意识到,也许目前,从某种角度来讲,是人类世界优胜劣汰的自然结果。那么,我的孩子们,要带给他们什么财富?才能让他终生获益呢?
1.读书
读书绝对是首要任务,培养读书的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普希金有句名言:“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 读好书可以让他们与优秀的人对话,汲取人类最精华的智慧。
从哥哥四岁起,我开始在每天睡觉前给他讲两个故事,先从有趣的绘本开始,渐渐变成习惯,没有故事就不睡觉。有时候一个接一个,讲的我口干舌燥,嗓子沙哑,小盆友乐此不彼。后来发展到每天从被窝里爬起来就看书,上厕所也看,走路也想看,书也变成妹妹最喜欢的玩具之一。有一天发现图书馆有大量儿童绘本可以借,真不错。
现在哥哥刚上一年级,但是识字量已经达到好几千,可以给妹妹讲故事了。我很欣慰。
2.英语
培养兄妹俩学好英语,不是只为了考试成绩,而是作为一种沟通和交流的工具。在这个越来越小的地球村,掌握一门语言,就具备了睁开眼睛看世界的能力。平时我会注意给哥哥和妹妹看英文动画片,英文绘本,玩英文游戏,营造英文环境。我给哥哥报了51Talk无忧英语的在线课程,开始旨在培养兴趣,能听懂外教老师的话,可以沟通,他自己也很开心。下课后,在世界地图上指着外教老师所在的国家,说要过去看望老师,未来有一天我们会带他去实现这个愿望。他从小就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个国家,那里的人们跟我们不一样。
3.演讲
从小培养兄妹俩习惯当众讲话的能力,演讲的能力。
剑桥大学著名教育学家尼尔·默瑟和团队从2013年开始,在伦敦东区的一个公立学校里进行了不同教学法的对比研究,想看看训练口才会对孩子们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研究发现,如果孩子训练了口才能力,他们在数学、科学和标准智力测验上的成绩都会变好;如果孩子能够在集体讨论中进行口头推理,那么他们之后在独立工作时的推理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默瑟认为,英美国家的政治界和法律界之所以由私立学校毕业的精英掌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些私立学校有辩论的悠久传统,学生很小就开始学习如何与他人辩论及在公开场合演讲。这种辩论的氛围恰恰是普通公立学校所缺失的。
这个主要靠课外兴趣班来实现,遇到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孩子也很喜欢。
4.运动
之前跟一位家长聊天,有个爸爸说的很有道理:坚持一项运动,身体就不会懒。所以,要慢慢给兄妹俩找到一项感兴趣的运动项目。现在还在挖掘中,不想孩子负担太重,剥夺他们童年的快乐。
另外,还有一些综合能力,比如帮助孩子锻炼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学会有效的学习方法,就像笑来老师讲的:
其实,一本教材每一章节都在讲一个概念,先告诉你那个概念究竟是什么;有了清楚的定义之后,它又告诉你,那个概念究竟是什么,不是什么,跟什么很像,但不像的地方究竟在哪里,然后告诉你如何用这个概念,怎么用是对的,怎么用是错的,什么地方需要格外注意,然后就是练习了。
考核的地方就是以上这些,无论语文,数学,化学,物理,一本书确实就是那十几个概念,不都是一样的吗?
后来每学期发了新书,我就把书的每章概念整理出来,单独用一个本子抄下来,只字不差地背下来。不懂没关系啊,反正有整整一学期的时间去听老师讲解,做练习,跟同学交流。
自己的操作系统升级之后,可以帮助孩子进行自我更新啊。
生活,每个人就像一颗颗孤独的树,站在荒原上,迎接风吹雨打,有时候还要对抗暴风雨的摧残和肆虐。带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教会孩子们装备好最强大的铠甲,恐怕这就是父母给孩子们最大的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