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演讲高手都不会告诉你的秘密
写这篇文章,源于我今天的一件小事而引发的思考,所以想跟大家来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我们公司每周一的下午有个环节是让员工做分享,一般情况下是让业绩突出的员工分享在工作中好的经验与方法。但久而久之,大家就把这件事当成了一个任务,当安排一些员工做分享时,基本上大家都会本能地抗拒。理由总会有很多,比如自己并不是业绩做得很好的那一个,没有什么分享给到大家。还有更多的是不愿意做分享这件事。经常就会有青黄不接的时侯,或者说即使上台分享也是迫于无奈去完成任务。
我今天原本也计划安排团队里其中一位同事来进行下周的分享,想着早一点告诉她,给她一个星期的时间来准备分享的内容。但是被她拒绝了,后来我们一直在沟通交流,她也是反复提到我说的这几点,觉得自己业绩做得不好,不好意思出来做分享。觉得自己在工作上的状态并不好,不能给到大家很好的启发与帮助。而我自己一直觉得分享,并不是只有工作上的业绩或者经验才能拿来分享,生活中的感悟,思维的认知升级都可以拿来与大家共享。
因跟她的关系较近,我知道她从去年以来一直也在学习,她自己的思维跟认知提升了好几个维度,我其实很想让她从这方面进行提炼总结与大家分享。但她自己拒绝了。另外她也觉得自己并不适合舞台,不是表现型的选手,并不喜欢做分享,内心会排弃这件事。除非硬是政治任务非上不可,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她不愿意做这件事。
在跟她聊天的过程中,我也反复强调对事不对人,只是想知道为什么这么多的人都这么抗拒公众表达这件事。也再次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也要感谢她能够坦承跟我说这些,让我知道原来有很多的人并不是我所想的那样,期待有很多的机会来展示自己,提升自己。我不能完全站在我自己的立场上来要求每一个人。
针对于目前公司这个现状,而我其实也发自内心想帮助他们能够勇敢地突破自己,能够站到讲台上,所以我打算以我们聊天的这些点来做个分享,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体会来告诉大家,舞台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而在大家眼里我天生就是适合舞台的,其实也并不完全是这么回事,我也是经过了反复的练习的。所以我觉得我有必要就这个主题给大家做一个分享,希望能够鼓励到其中的一些同事。
一、舞(讲)台是属于表现优秀的人的吗?NO!!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一种感觉,讲台是属于优秀的人的,只有优秀的人才能站上舞台去进行公众表达与分享,不优秀的人还是应该自己识趣点,低调点。不知道有多少人是这样想的?觉得只有当自己变得优秀了,才能站上讲舞台绽放自己。
就如我平时经常听到一些客户朋友说,等我有钱了再来找你理财。其实这两句话本质上是一样的。因为如果你这样想,可能永远也不会变得有钱。而你如果都不敢站上舞台,又如何变得更优秀呢?因为这种思维本身就是错的。也许你们会说我说得太绝对了,你们肯定会说,有很多很厉害的人,也不上台的啊。而我想说,公众表达一定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如果一个人既有能力,又能说会道,一定会给他加分很多。
二、对于舞台认知的误区
很多时侯,大家对舞台的认识其实是不客观的,会非常主观,所有的认知是停留在自我感知的层面,而这些感知往往出自极少上舞台的经历。
误区1:舞台是适合能说会道的人的,有些人天生就适合舞台,我天生不适合上台……
大部分人的对舞台都有一种本能的抗拒,觉得舞台特别可怕,觉得那儿简直不是人呆的,万众瞩目,不知道说点什么好,万一站上忘词了怎么办?结巴了怎么办?
其实老实说,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觉得舞台实在是太可怕了,觉得能站在台上能滔滔不绝地讲话的人简直是太厉害了,对他们我有一种莫名的崇拜,觉得站在台上的人都是内心非常强大的人,而我不属于那一类人,所以我不可能做到。这也是我很多年的自我设限,而这种自我设限,从我第一次正式站上讲台给同事们讲课后慢慢打破。
而我在最初在毫无征兆地接到公司让我去给公司部分新员工(一百多号人)去讲课,去做分享时,我的内心也是极度排斥与恐慌的,我恨不得找个机会逃跑。在心里预演了无数个逃跑的版本,就是因为我害怕舞台,从来没有上过台,对舞台有一种让我窒息的恐惧,一想到要上台讲课,还要对着那么多人讲上几个小时,我就觉得这在我的人生当中,好像没有什么事比这更困难的了,一想到这里,就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好。
不知道我说到的这些对舞台的恐惧你们中招了没有,如果有,我想说其实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而当我们硬着头皮去与自己内心的抗拒去做斗争时,也许这个过程非常痛苦也非常不享受,但当你熬过了这个阶段,迎接你的必将是崭新的人生篇章。而我自己是在一个月内将自己揉碎重组,这个过程非常痛苦非常煎熬,但硬着头皮走过了之后,一切豁然开朗,也看到了另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我自己将这一段经历称之为自己的撕裂式成长,一个月时间,让我自己从0走到1,也打破了自我设限,原来我也可以成为舞台上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
误区2:要我上台说话我太紧张了,而厉害的人不会紧张,你看我真的不适合舞台呢?
99.99%的人都认为只有自己会紧张,而厉害的大咖们不会紧张,这真的是一个最大的认知误,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还是因为上台次数不够,而自以为是这么回事。通过上台次数越来越多,对于“紧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有一件很意思的事跟大家分享,随着上台次数越来越多之后,对于别人上台我也会特别留心观察,观察什么呢?观察他们在舞台上的表现,包括很厉害的大咖以及在台上经验特别丰富的讲师。
通过观察,我发现一个现象,原来人人都会紧张,甚至上台很多年的人,在最初上台的那几分钟都是很紧张的,具体表现在声音发抖,神情紧张,额头冒汗,手无意识去插裤兜等等。甚至我曾见到一个特别厉害的大咖在台上发言时(因我离他比较近),我能清楚地看到他拿着话筒的手一直在抖……
从那时侯开始,我仿佛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也从那时侯起,对于“紧张”我释然了,因为人人在面对紧张时都是一样的,都是公平的。但对于紧张表现的强弱跟登台次数跟经验还是有直接关系的,经验丰富的分享者会很好地利用自己的紧张,并能很快速的适应紧张状态,让自己发挥得更好。
那在面对紧张时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接纳”,接纳人人都会紧张这个事实,不过分陷在“紧张”里出不来,反正大家都一样,没什么好怕的。来了直接面对(大有要死就一起死的架势),直面紧张是最好的缓解方式,因为没有任何的方式可以让人上台完全不紧张,除非他不是“人”。
而紧张其实是个好东西,正因为紧张,激活了你的大脑,你的喉咙,借助紧张你反而可以发挥得更好。说紧张是舞台的兴奋剂是一点都不为过,也许你现在还不一定认同,等你上台超过十次,你一定会认同我这个观点,不信你上台试试。
误区3:你看我上台好几次了,还是没办法很好很流畅地表达,你看我真的不适合舞台呢?
有这个误区的人,一定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可能自己上台次数真的有限,就用这有限的几次经历来定义自己不适合舞台,也是不可取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一定是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
很多时侯在台上不能流畅地表达,或者结结巴巴,有一部分原因是紧张,还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也就是这方面的练习还不够多,在自己还没有准备到胸有成竹的状态。但最终却把这个锅丢给了“我不适合舞台”。或许你应该问问自己,真的有反复做练习,让自己模拟练习足够多的次数吗?
因为演讲是一门可以通过反复练习达成的技能,并不是大家所说一定需要很多天赋,努力反而比天赋更重要。
关于公众表达,今天先说这么多,而如何提升我们的公众表达能力,留到下一篇再跟大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