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成长励志想法

大多数人的平庸,来自于极差的执行力

2019-01-12  本文已影响87人  LimeJune

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有梦想,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梦想却渐渐荒废,最后只存在于梦里。 

而那些实现理想的人,未必比你我聪明,也未必比你我勤勉,但他们却往往有着比你我更强的自控力和执行力。

网上有个段子:我2019年的计划就是搞定2018年那些原定于2017年就要完成的安排,不为别的,只为了兑现我2016年时要完成的2015年年度计划的诺言。

年初的雄心壮志,往往到了年末,都偃旗息鼓,总是有种壮志未酬的惆怅。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这样,计划了一年又一年,可依然在计划无效的路上越走越远,半途而废反而渐渐成了一种习惯。

大多数人的平庸,来自于极差的执行力

01

新年伊始,朋友们又开始立各种flag,我要看书,我要考证,我要瘦身,我要发财……

有的人,甚至给自己的目标写下了长达好几页的计划表,简直是看上一眼都觉得可怕。

我有个朋友在去年年初信誓旦旦地跟自己说,要在这一年里坚持读书,计划每周一本,一年读52本书。

看到朋友变得积极起来,我当然非常开心,也时不时主动地给他推荐过很多好书,可在年底的时候,我问他读书计划执行得如何,他只是摇摇头,说头一两个月还认真在读书,可是后面事情越来越多,计划也就此搁置了。

计划赶不上变化,总是失败者自欺欺人的借口。

我们总是喜欢嘴上说说,却从来不愿付诸行动,而那些优秀的人,正好相反,高效的执行力已然成了他们对平庸生活最有力的回击。

没有执行力,我们就会一直在原地踏步,难以从平庸的生活中跳脱出来。

你制定的一系列计划,成了你在生活中给自己的一点安慰,可是计划却永远都赶不上变化。

你临时抱佛脚的加班加点刻苦努力,看似填好了自己埋下的坑,但却常常漏洞百出,留下更多待填的坑。

即使你狠下决心,马上行动,但你却依然注意力涣散,无法聚焦于要做的事情,结果收效甚微,焦虑和恐慌常常来袭。

优秀的人,能够快速行动,解决问题,而与他们相比,执行力极差却让很多人成了资深的拖延症患者。

就拿读书这件事情来说,其实并不难,在生活的间隙,我们总是可以给自己预留片刻的安静时光,细细地读上那么几页。

可是,和少部分能够坚持执行既定计划的人相反,很多人却总是戛然而止,就此放弃,他们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

其实,要持续地做好一件事情,最为关键的不是计划,而是你是否具有执行力。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那些计划终结者的回应,如我的朋友:

工作太忙了,忙得抽不出时间来;

这件事情比想象中难,实在坚持不下去;

开始做过几次,可是感觉生活并没有太大起色……

从回应中就可看出,做好一件事情,计划只是一个起点,但从这个起点出发,后续推动整件事情顺利发展,则需要一种执行力。

它得让你在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依然愿意挤出时间来执行计划,得让你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依然愿意挑战一下,得让你在离终点还有好长一段路的时候,依然愿意重拾信心坚持下去。

大多数人的平庸,来自于极差的执行力

02

为什么我们总是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为什么你有很好的创意却迟迟不肯行动起来?为什么我们难以摆脱平庸挤进优秀者的行列呢?

而执行力上的低效能,就是问题所在,它往往源自于我们内心常常面临的多个问题。

问题一:选择太多,信息过载

在如今的社会,我们每天都在做大量的决定。

周末是去看电影,还是和朋友去郊游?想要学习画画,是去报一个课程,还是买本书自己学?想要开始健身,那是去跑跑步,还是去踩踩脚踏车?

我们所面临的选择题太多,选项也太多,而且因为我们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识,不知道什么对自己最重要,所以在信息过载的情况下,往往不知所措。

因为大脑将主要的精力都用到了对信息的辨识和选择上,所以行动的时间就自然地推迟了。

问题二:内心的噪音太多

当你专注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充实而满足,而当你整天宅在家里,刷剧上网不见人,你反而会感觉到很累,这其中很关键的原因,就是当你无所事事的时候,脑子里有太多无用的念头,内心充满了自责懊悔的消极想法,这就会造成很大的内耗。

就像冬天去上班,晚起了半个小时,内心噪音少的人,往往更加积极,发现时间晚了,就会立马钻出被窝,刷牙洗脸,尽快地出门。

而内心噪音多的人,则会有很多消极的自我对话:

“都怪昨晚熬夜了,结果今天都起不来!”

“今天的会赶不上,领导可能要不高兴了。”

“被窝里太舒服了,真的不想起来啊!”

“真的没睡好,整天会无精打采吧,要不要今天就请个假啊?”

自责,担忧,纠结,焦虑,这些内心噪音引发的负面情绪不断地涌向我们,结果就是我们迟迟不愿行动,甚至是直接放弃行动,而接下来因为自己的不作为,又将引发更多的内心噪音,这进一步吞噬着我们的行动力。

问题三:完美主义情结

许多人是显性或隐性的完美主义者——“要么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要么就什么也不做。”

这种完美主义的倾向,容易让人陷入没有止境的准备和设想中,走向执行力高效的反面,而没有准备好就成了很多完美主义者的最大托辞。

其实,完美主义情结的背后,暗藏的是一种恐惧心态。因为害怕失败害怕挫折,所以只要结果有一点点的偏离,他都可能终止行动,停下来继续设想和计划,因为对他来说,只有如此才能与可能的失败保持距离,从而让自己不用面对挫折和紧张。

这种看似对自己高要求的完美主义,实则是一种拒绝面对现实的眼高手低。

问题四:不懂拆解任务

有时候,一个任务因为过于繁重,在我们眼里就变成了一种强大的负担,而我们又缺乏拆解的能力,所以就会陷入一团乱麻的焦虑状态,不知道从何下手。

甚至在已经行动的情况下,我们也容易因为缺少规划,往往今天干劲十足,结果明天就偃旗息鼓,这直接让我们没有办法持续下去,最终半途而废。

问题五:懒惰,爱给自己找借口

如果说有什么是令我们的潜意识感到兴奋的,那就是无条件的,强制性的懒惰。

懒惰会让我们给拖延找借口,在潜意识中创造一个舒适区,然后把我们的精神焦点拉到这儿存储起来。

这时候,你的大脑里往往会有两个声音,一个在拼命地高喊:“快点行动,不要停下来,赶紧把事情干完!”而另一个声音则来自于悠闲的舒适区,更具有吸引力地规劝你:“不要动,那件事情太难了,不如给自己找点乐子,什么都不做的状态就是最好的!”

这五大问题往往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执行力低效的根源。

当你制定了无数的计划,下了无数的决心,发了无数的誓言,却依然深陷于执行力差,喜欢拖延的泥潭,那不妨思考下,自己行动力迟缓到底是什么样的问题造成的。

而只有直面自己的问题,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之道。

大多数人的平庸,来自于极差的执行力

03

在了解了我们执行力差的真正问题所在,我们该如何去提高自己的执行力呢?

这里我给出几个我认为比较有效的方法。

1、积极地自我对话

既然内心噪音太多会造成更多的内耗,延迟我们的执行力,那我们就要想办法去消除那些噪音。

事实上,完全消除内心噪音是不太可能的,因为每个人都会有与自己的对话,一个更好的方法,是将消极的内心噪音转化成积极的自我对话。

当你担心自己做不好,害怕自己犯错,内心有各种自责,焦虑和恐慌的时候,你可以对自己说——

“失败了又怎么样,大不了从头开始。”

“只要自己尽力而为,就没有什么可害怕的。”

“与其在这里担惊受怕,不如什么都别想,直接去做。”

其实,因为完美主义而迟迟不肯行动,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对话收获行动的力量。

当你通过积极的自我对话戳破了那层恐惧的面纱,从中获得了积极的能量,那你就会明显地发现内心更加平静和谐,行动力变强,而原来一直不敢面对不敢去做的事情,变得能够轻松地开始了。

2、拆解目标

很多时候,当一个目标太大的时候,你是无所适从的,因为我们从中获得的常常是挫败感,却很难有成就感。

而只有当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成就感,我们才能够持续地行动下去。

就像你给自己设定“每天运动一小时,一个月减重20斤”的目标,这个目标意味着你每天要有大量的运动和严苛的饮食,而这对于一个从来不运动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场酷刑。

这时候,即使你开始行动,也会感觉到力不从心,因为这个目标对你来说太难了,难到只要想一想都会心如死灰。

而对于我们的大脑而言,成就感才是最有效率的激励方式。

所以,在计划执行的时候,我们可以把目标拆解成一个一个能让自己产生成就感的小目标,让自己能够在小目标中循序渐进,不断获得成就感,获得正反馈,从而让我们持续行动下去,最终达成一个大目标。

就像你的目标是减肥20斤,每天运动一小时,那不妨让自己在行动上的第一个目标设定为每天运动15分钟,当我们能够稳定而顺利地完成第一个目标,那你就可以进一步,让自己每天运动20分钟,半个小时,逐步地提高目标的难度,最终完成最终的大目标。

3、细化任务

在我们设定好了一个合适的目标,就需要对要执行的目标进行任务细化。

就如上面说的,每天运动15分钟,那进行任务细化的时候,你就需要问自己这些问题:

这15分钟的运动要安排在什么时间段?

在这15分钟里,我要做什么运动?跑步,举重还是拉升?

如果是跑步,多少速度合适?如果是举重,举多重的杠铃,一组举几次呢?

只有当我们在计划的时候把这些细节的问题考虑清楚,那我们在执行的时候才不会因为需要费力地思考而延迟行动。

如果你在执行的时候,还要去思考做什么怎么做,那只能说明你没有在计划阶段下功夫,这势必给我们的行动力造成了极大的阻力。

高效执行的最好策略,是一看到要做的计划,就可以不假思索地无脑执行。

这就要求我们在做计划的时候,要将任务细化,考虑周详:

任务明不明确,能不能一眼就看明白

具体到每一个详细的步骤了吗?

执行的时候,是不是可以不加思考地按步骤走下去?

如果遇到了问题,我们该如何处理?

当我们把所有这些东西都考虑好了,计划才会是一个可执行的计划,而一个好的可行性计划,就像是绘制出了一个流程图,下一步该怎么走,我们心里一清二楚。

4、给执行营造便利

当你想要画画的时候,如果你还在找画笔,找颜料,那你只会在这些琐碎的事情上耗费掉自己行动的热情。

想要提高执行力,就需要给自己营造行动上的便利,让行动所需要的客观条件一应具足,从而减少我们行动的阻力。

也就是说,在你做好计划之后,你需要想一想:

这项任务需要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工具?

哪些是我需要提前准备好的,放在哪里可以减少行动阻力?

就像你要跑步,如果你的运动服,运动鞋都深藏在柜子里,这时候你需要翻箱倒柜地把装备拿出来,那你还愿意去跑步吗?

但是如果你很早就把运动装备准备好,放在门口触手可及的地方,那在你想要跑步的时候,你就可以即刻行动,没有内耗。

所以,当你要读书的时候,不妨把书放到显眼的地方,当你准备学习的时候,不妨关闭手机,免受干扰。

5、建立内在的驱动力

当我们发自内心地想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毫不费力地行动起来,而且因为全神贯注于所做的事情,我们更能够进入到心流的状态,从而不仅仅是达成目标,并且能收获内心的幸福感。

所以,我们需要去给自己的目标任务构建意义感,并且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情。

这其实依然涉及到了我们的价值观——

“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对于我来说是重要的。”

就像我持续地写作,我不是停留在想要通过写作赚钱养活自己,而是给它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把写作当成自我成长的一个工具,通过记录下自己的思考来认识自己,重构自己;

把写作当做一个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媒介,希望自己的生活理念和正面思考,可以给别人带来价值和改变。

这些更深层次的意义感,最终让我能够在下班之余依然去学习新知,思考人生,让我能够在焦头烂额忙不过来的时候,依然能够坚持输出,持续地写作。

想要在执行力上有更持久的高效,那就需要我们直面内心,找到自己做一件事情的意义和驱动力,这才是我们摆脱平庸最本质的解决之道。

04

众所周知,计划是人生规划中必不执行力的本质和内核,就是要切中要害,不留死角,解决问题。

而一个人的执行力强不强,就看他在自己遇到困难的的时候是否能够持续不断地践行。

如果一个人能够直面自己的问题,明确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应该怎么做,他就会非常坚定,拥有高效的执行力,从而对生活充满掌控感。

人生,归根结底就是一场自我探索的旅程。

很多时候,平庸或者卓越,都潜藏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行动里,最重要的不是你曾经想到过什么,而是你最后做到了什么。

因为,最后真实的结果就是坚持本身,除此之外,你不需要抱持一个强迫自己坚持某事的理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